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川剧高腔音乐属曲牌体,以一唱众和, [复制链接]

1#

本文系作者但地心下一直相独家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传统川剧高腔音乐属于曲牌体,以“一唱众和,其节以鼓”的表现方式为主,在“帮、打唱”的基础上,结合唱、讲、咏、叹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示复杂多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据统计,传统川剧剧本中至少有70%都是高腔戏,这也就意味着,以“曲牌体”样式写作的文学剧本占去了川剧剧本的大多数。川剧文学的雅趣性,首先就与曲牌体文学的特性密切相关。而川剧高腔音乐“帮、打、唱”的丰富表达程式,又增强了曲牌体的文学表达能力,使川剧文学更加善于抒情,长于塑造人物。

川剧的图像

曲牌体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体,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在戏曲形成的初期,主要由艺人们编词配曲。由于有些唱段和谐悦耳,脍炙人口,便被固定下来,后人只需按照词格或长短句式一一对照旧体,推敲平仄押韵,炼字填写,合以音乐程式,就能在舞台上搬演歌唱。不同的戏剧剧本,反复用着那些优秀的曲牌,示着不一样的戏曲情节与角色人物。如((快、慢)、摇板】更显细腻和丰富等。节奏的变换丰富了唱段旋律,以适合不同戏剧情绪和文学内容l字】的音乐板式适合于戏剧人物对事情缘由的娓娓道来,它的速度比较缓慢,相当于西洋歌剧中的宣叙调;

戏剧人物的图像

在板式上为“一板一眼”,即为2/4拍子;或通常为1/4拍子,长于表达激烈的戏剧情绪;属于无板无眼的板式,速度舒缓,节奏自由,多用于人物的上下场,人物定格亮相的帮唱表现形式;中,板击具有规律的节奏,演员在节奏中做比较自由的演唱,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激情和烘托舞台环境的紧张气氛。传统川剧编剧对这些音乐板式有着基本了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诗:剧中人物什么时候悲哀感叹,什么时候慷慨激昂,什么时候喜上眉梢,该以什么样的音乐节奏进行表现虽然剧作家并不负责专属于鼓师的音乐指挥工作,但自己心中也需有一盘棋。邮高腔音乐能够很好地帮助展示和扩张剧本的文学意义。

传统川剧的图像

例如在剧目《渡蓝关》中,韩愈和两个随从行进在冰天雪地里,他们以舞蹈身段和面部表情传情达意。而此时在后台响起的高腔音乐是一支有帮无唱的曲牌帮腔对景色的描绘、气氛的烘托,展示了剧中人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引起共鸣,使观众很快人情入景。传统戏剧文学的高妙之处,很大程度在于它敢于为其他舞台元素留下发挥空间。此处安插的曲牌点到为止,却能在音乐和人物舞蹈表演的帮助下,充分表现戏剧环境和人物心理。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和舞蹈极致扩展了编剧所设定的情感辐射区域让文学的诗话进入“此处无语胜千言”那妙不可言的艺术境地。

传统戏剧的图像

又如,《红梅记》的第六场“鬼辨”,当写到贾似道为“绿衣女郎”放走裴生而斥责殴打姬妾时,李慧娘出来搭救众人。她没有在“闻听皮鞭的声响”后就直接上台,而先在后台“内放高腔”“忽听得半闲堂外闹喧哗”,之后,再在描绘急切心理的激烈打击乐声中碎步登场。时闻贾似道暴怒讯问姬妾,她急切回答:“是我!”这里的“内放高腔”是川剧艺术家在熟知舞台空间的基础上对音乐元素的合理调动。艺术家并不着急把慧娘推上场,而是利用川剧高腔音乐的程式,营造氛围,留足空白,卖足关子再给慧娘一个神秘而华丽的亮相。

《红梅记》的图像

事实上,传统剧目“打本子”的编剧们多混居于班社场面,他们了解川剧舞台,对川剧高腔音乐曲牌也能灵活运用。懂文学,也要懂得如何安插文学章句背后的曲牌与剧场音乐程式,才能更好地驾驭舞台元素,只有如此,编剧才能使“心有所想,笔下有诗,台上有戏,而这个剧本才更能表达编剧的创作意愿。而鼓师或演员在读剧本,进行“舞台二度创作”的时候,也会接收到更多能影响他们操作与实践的作家信息。因此,作为传统戏曲的编剧,何时用,什么时候用,被安插在何处;曲牌的处置法。

传统戏曲的图像

他对音乐及曲牌的驾驭能力有多强,他对舞台具体实践的影响有多大,他对剧本的情节与意蕴的全面控制力就有多强在“俯仰自得”之间,安排好“浓墨淡彩”的色调搭配,于“轻重缓急”的剧情推动之中,塑造起各类戏剧人物一如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川剧高腔戏中也有“帮腔”,作为局外品评者或舞台气氛的渲染人。“帮腔”的形式是音乐的,也是文学的,在戏剧演出中具有特殊的功能意义。比如,“帮腔者”可作为“局外人”或“旁观者”身份参与戏剧活动:在主唱者表情达意的同时,这些局外人也展开歌喉,渲染舞台气氛,介绍客观环境。有时,剧中人物那情绪激动的四句唱词,后三句全由后台歌者帮腔或代为歌唱,而演员只用在形体上刻画人物。

戏剧的图像

帮腔者帮助川剧舞台进行了主观写意的艺术呈现,也实现了布莱希特所说的“间离”美学效果。“帮腔者”可以帮助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怀或以第三者的身份点评故事;或代替剧中人物点评是非善恶,把剧中人物不便启齿而又不吐不快的内心独白进行合理表演,或站在观众的角度上,促进台上台下的情感互动。这样一来,帮腔的音乐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戏剧文学将场上的剧情和场下的观众都组织到唱段中的情调中来。“帮腔”的表现形式是川剧高腔音乐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是与演员的台上表演相结合的台下音乐表演。帮腔的用法多样:有提头(帮头)立四柱(起曲牌架子)、飞句(中间飞等)、重句重复帮)合同和尾煞(结束曲牌)等。

川剧的图像

川剧场面帮腔对于高腔音乐和文学内容的艺术表现,有着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根据剧情的需要,川剧高腔的帮腔方式规格繁多:有先帮后唱,有先唱后帮,有边唱边帮,有全部帮唱,有只唱不帮等形式。帮腔的句数与曲牌规定格式有关。由演员先唱(或高声朗诵)第一句合词,然后由帮腔人员帮该句的最末二、三字,这种形式,被称为“放帽子起”;由演员先唱一句昆腔的帽子腔,下句才接帮腔的,被称为“昆头子起”;由帮腔人员先帮第一、二句腔之后,演员才接唱的,被称为“平起”;此外还有帮腔立柱、扫尾等音乐形式。这些丰富的音乐程式,可以扩张文学词句的情感张力,增强戏剧表现力。

参考资料

·《红梅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