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暑咳,是指夏季外感暑邪而导致的以咳为主症的病变。症状通常为:发热,微恶风寒,头晕而痛,咳嗽少痰,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或薄*而腻,脉数而两寸有力。
“这种病变的病机是暑邪袭表,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医院肝胆脾胃病科名誉主任李鲜教授介绍说,所感受的邪气,可以是暑热,也可以是暑热夹湿。暑邪袭表,正邪相争,所以发热,表有邪而致卫气宣发受阻,所以微恶风寒。暑邪上蒸,清窍不利,就可见头晕、头痛。暑邪袭表,肺气宣降失常,则气逆而咳。因为邪气尚未入里,所以干咳无痰或少痰。肺失宣降,气机不利,所以见胸闷胁痛。暑热扰心则烦,暑热伤津则渴。暑热在表,所以舌苦薄*而不厚,如果是暑热夹湿,则可见舌苦薄*而腻。脉数主热,两寸有力主邪在上焦。
怎么治呢?
《内经》有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那时已经明确了燥邪与时令的关系,到吴鞠通时,他认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他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并创立三焦辨证,为后世留下宝贵经验。在当时,对燥邪的认识逐渐完善,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里提出:“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就外感燥邪来讲,凉燥温燥之分,已经成型。
外感六淫,风为百病之长,金秋时节,燥邪多随风邪而起,此外燥邪与寒、火等邪均可结合,临床分型较为复杂。
燥邪首先伤肺,张景岳提到过,若秋令太过,金气胜而风从之,则肺先受病。最初的病机多是燥邪犯肺后,与风邪结合,另腠理失司,与热邪结合,更加伤津耗气,此时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口渴不重,咽喉红痛,舌边尖红,苔薄白,燥,脉浮数。
风热犯肺,肺卫被郁,当正邪相争可见恶寒发热,卫气郁闭,致腠理开合失司,无汗或少汗。初期,风热较轻,燥邪因风温而起,亦较轻,故而治则应以辛凉为法,辛散以散腠理,凉以解热。结合燥邪致病,再加入生津药物,则治则完善。
秋燥咳嗽适用桑叶
辛凉解表最著名的当属“银翘解*散”,此外同类“桑菊饮”也较为常用。桑菊饮较银翘散,力量为轻,前者被称为“辛凉轻剂”,后者被称为“辛凉平剂”。其解表之力逊于银翘散,但方中杏仁可肃降肺气,以止咳。
故而,有咳嗽者可用桑菊饮加减。临证运用时,制剂宜轻,不可久煎,吴鞠通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加减变化中,口渴较重,可加天花粉、沙参以清热生津,咽喉肿痛者,可加马勃、玄参,痰多者,可加瓜蒌贝母以化痰止咳。
菊花
银翘散与桑菊饮通用药为连翘、薄荷、桔梗、芦苇根,与银翘散比,桑菊饮去银花,牛蒡子,清咽利喉作用较弱,且连翘用量不及银翘散,并没有荆芥、豆豉这两位辛温解表药,解表之力较弱。
当疾病逐渐进展,一方面咽喉肿痛加重,另一方面痰黏而少,难以咳出,风温燥此消彼长后便出现新的证型。
蜂蜜泡枇杷治顽固性咳嗽
鲜枇杷果洗净晾干,放入容器内加蜂蜜浸泡,密封后放于凉暗处,泡至枇杷完全脱色后,即可备用。用时取泡好的枇杷蜂蜜汤匙,含于咽喉部慢慢咽下,服后暂时不要喝水、吃东西,让药液尽量贴护在咽喉处。每日3次。(广西南宁温云贵)
北京医院呼吸内科教授苏惠萍点评:枇杷既可食用又可入药,与蜂蜜配伍,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会有一定的疗效。若辨证准确,用于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出的肺燥津伤、痰邪恋肺的顽固性咳嗽,效果更佳。但阳气虚损之虚寒咳嗽,咳痰量多稀白者不宜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