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网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周末杭州爸妈要疯了儿科急诊看病要等10 [复制链接]

1#

昨天,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发在朋友圈中的一条急诊信息,在家长群中传得很广:“此时此刻(凌晨2点)市一儿科急诊前线:等待近两百余人,两位医生通宵上班,领导动员有余力的医生从家中赶来加班……”配图中有一张儿科急诊的告示:“因急诊儿科病人很多,目前还有位病人在等候就诊,预计等候时间约8-9小时,希望各位耐心等待。”

昨天傍晚5:41,杭州市一急诊儿科的告示牌更改为:“目前还有位病人在等候就诊,预计等候时间约10—11小时。希望各位耐心等待,谢谢您的配合!”

医院,医院的儿科门诊这两天也进入忙碌状态。在这里,希望家长带孩子就诊时,注意就诊秩序,给那些坚守岗位的儿科医生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医院:早上8:10挂的号

显示要下午3:30以后才能看得上病

昨天早上9:35分,张先生发了条朋友圈:“这波流感要引起重视啊,小妞没抗住,咳到吐,医院。医院全是人,一早就没号了。她朋友的学校有个班40人,有20多个发烧咳嗽,都提前放假了。”

张先生说的小妞,是他7岁的女儿小爱,在上城区一小学上一年级,身体一向不错,很少生病。这一次,却中招了。昨天一早,张先生带着小爱,来到杭州医院儿科门诊看病。8点10分,张先生挂了个儿科号,挂号单显示,候诊时间为下午3点半到四点,这意味着,他们要等上七八个小时,才能看上病。

浙大儿院:晚上8:40到医院

惊呆!前面排了个号子

前天晚上8点40,唐女士在朋友圈晒了一张浙大儿院(滨江院区)的挂号单,挂号单上的号子显示为号。“前面还有号!”唐女士发了一个惊愕的表情。

“基本上都是感冒发烧,大大小小都有,大的十来岁,小的还抱在手里,年纪小的比较多,像我儿子这样三四岁,四五岁的也很多。”唐女士说,你都没办法想象,量体温都要排长队,从护医院二楼的手扶电梯处,光量个体温,都要排队40分钟,而且队伍就没有短过。”

唐女士说,她以前也带孩子来这里看过夜间门诊,这么“热闹”的场景,还是第一次碰到。

呼吸道感染患儿占大多数

以学龄前儿童居多

医院门办主任、儿内科主任医师楼凌云说,多数小患儿都是来看呼吸道疾病的,像最近就是病*性感冒比较多,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烧,有的还伴有呕吐、腹泻的症状。一般年龄以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为主。

其次是支气管哮喘。到了冬季,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尤其容易发病。其中还包括小毛毛头的毛细支气管炎,它不同于一般的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常常表现为不发烧或只发低烧,但咳嗽、气急、喘憋等症状明显。这种病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而且80%在1岁以内,绝大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毛毛头。

此外,还有不少腹泻、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患儿。目前正是轮状病*感染的高峰期,感染科门诊接诊的上吐下泻的患儿较多。

“从11月份开始,我们的门诊量就开始明显增加,最近一段时间的日门诊量都接近2人次,家长带患儿来院就诊要做好心理准备,等待2—3个小时是常态。”

发病高峰+重复就诊

导致患儿扎堆

最近有这么多孩子看病,楼凌云主任说,一方面,这和最近的天气变化有关。冬季温度较低、气候干燥,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这几天气温有所回升,一冷一热,抵抗力弱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冬季流感比往年持续时间长,感染的患者也较多。多数都患有病*性感冒,伴随着咳嗽、头痛、发热、咽痛和浑身酸疼等症状。另一方面,目前也是我省流感病*的流行季,一部分孩子感染了流感病*。这两方面造成了现在的发病高峰。

此外,也有很多家长太过担心孩子的病情,重复就诊,从而增加了就诊压力。

门诊里遇到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发烧来就诊,退烧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家长心里着急,一天内来了好几次。

“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们总是劝他们不要来回折腾,大人孩子都受罪,医院里患儿这么多,很容易交叉感染,不要烧还没退,又染上了其他毛病。但是没有用,有些家长还是不放心。”楼主任说,疾病的康复是需要时间的,反复就诊其实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强烈建议学龄前儿童避开周末就诊高峰

相比工作日,周末的儿科门诊会更加忙。

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家长要上班,小朋友也要上课,如果不是情况特别急特别重的,一般都等到了双休日,医院就诊。这样就医院的儿科门诊患儿和家长扎堆。

楼凌云主任说,医院里周末的门诊量明显增加,比平时翻了将近一倍。从就诊患儿的年龄段来看,从刚出生几个月的毛毛头到十多岁的孩子都有,但以学龄前的小朋友居多。

“双休日的就诊高峰,一般从上午10点左右,持续到晚上12点左右。到了后半夜,就诊人数会慢慢回落下去。”

楼主任提醒,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双休日有两个时间段相对空一些:

一个是早上8点至9点。很多挂了前面号子的医院,叫了号但人没到,导致前面的号子都积压到后面,增加后面的门诊负担。

另外是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半前。很多家长早上来挂号,只能挂到下午的号子,以为只能到下午才能看上医生。实际上这段时间中午也是有医生值班看门诊的,上午的号子看完了,中午就可以开始叫下午的号子,所以挂了下午号的患儿,也可以赶在中午空档就诊,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下午乃至晚上的门诊压力。

这次流感,中招孩子和家长看病烦恼,没中招的家长也忧心忡忡。如何才能顺利度过这个流感季?

想知道流感与感冒的区别吗?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如何正确挑选口罩,点击视频了解详情

气温加上衣服的温度

控制在26℃最舒服

到底该如何判断孩子穿多了还是少了?方法一:摸孩子的锁骨,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得刚刚好;方法二:摸后背,如果后背有汗,说明衣服穿太多了,应及时减衣。误区:按照衣服的“件”数计算,不同衣物的材质、保暖程度都有差异;摸手心,手心出汗不一定是宝宝热的表现;按老年人对冷热的判断标准来给孩子着装,老年人与孩子的代谢速度有着显著差异。孩子穿多少衣服是舒服的?

医院中内科的桂晓春医师,用了三个月时间在女儿身上总结出了一套“穿衣公式”:气温+衣服增加的温度=26℃。

比如,宝宝要外出,室外温度在8℃左右时,可以26℃=8℃+厚棉毛衫2℃+厚羊毛衫4℃+棉背心4℃+厚羽绒服9℃

要带宝宝去逛商场,可以26℃=8℃+厚棉毛衫2℃+厚羊毛衫4℃+抓绒衣服3℃+厚羽绒服9℃(到商场可以脱掉哇~)

如室内温度在16℃左右时,可以26℃=16℃+薄棉毛衫1℃+抓绒衣服3℃+薄款羽绒服6℃

若宝宝好运动,可以26℃=16℃+厚棉毛衫2℃+厚羊毛衫4℃+棉背心4℃(释放孩子的胳膊吧)

这些经验,都源于桂晓春医师连续3个月随身带一个温度计,记录当天气温几摄氏度、女儿感冒时穿了什么衣服、出汗时穿了什么衣服、室内温度多少摄氏度、室外温度多少摄氏度所得出的实践总结。“将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况,不会着凉打喷嚏,也不会动一动就出汗。”

根据桂晓春医师的测量,每件衣服能增加的温度:厚羽绒服9℃,薄款羽绒服6℃,稍厚弹力絮棉衣5℃,厚羊毛衫4℃,棉背心4℃,抓绒衣服3℃,薄外套3℃,厚棉毛衫2℃,薄棉毛衫1℃。

另外,浙医儿院儿保科主任邵洁强调,无论什么季节,都应给宝宝选择穿棉、真丝或棉麻,吸汗而不刺激肌肤的衣服。过紧、过厚的衣裤会限制宝宝的运动和发育,不利于排汗、透气,遇到凉风就容易伤风感冒。

在儿科门诊和急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焦急的宝妈,体温都没测量过,只是自己摸着宝宝的额头感觉“烫”,就带着宝宝来看诊。

大多数医学研究采用肛温≥38℃为发热,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同时体温升高是否会被判为“异常”还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测量的部位。

通常认为: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如果患儿出现体温升高,肛温≥39.5℃,或体温≤36℃,或是引起惊厥及昏迷等严重症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家长都应立即带孩子到急诊治疗。

而虽然红外线体温计测得耳温与水银或电子体温计测得肛温的差值不大(0.2℃),但差值范围达1.8℃,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能提高测量准确性,所以目前比较常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耳温。

此外,注射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法,但流感疫苗注射后,需要2-4周才能起效,家长要提前考虑。一般6个月以上的宝宝,就可以打流感疫苗了。

预防小儿感冒

缩短洗澡时间运动后不要急着脱衣服

小儿感冒咳嗽大多是由于受凉、气管或肺受了感染引起的。现在天冷,小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里,玩嗨了,或参加运动后出了汗,衣服一脱,不及时穿上,很容易感冒,一个感冒了,交叉感染,小孩子抵抗力差,都容易中招。

中医讲究秋收冬藏。冬天是适合藏起来的,小孩子不要随便脱衣服。晚上6点过后,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出去运动,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有的家长带孩子去酒店吃饭,或逛商场,这些地方空调温度打得比较高,一冷一热,小孩子也容易感冒。

建议家长们,缩短孩子的洗澡时间。有的孩子在家里洗澡,浴霸打开,觉得暖烘烘的,在里面玩水,洗很长时间,其实是不好的。受热后人的毛孔是张开的,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

预防感冒,家里可以常备热咳清合剂、清开灵等中成药,发现有感冒的苗头,比如嗓子痛,流鼻涕,咳嗽,吃这些药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像热咳清合剂,我临床用了20多年了,效果是不错的。

如果发展成下呼吸道感染,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光吃这些药是不够的,医院就诊治疗。

对于网上流传的熏醋、葱白水预防感冒的民间偏方,*医师说,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最好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小孩子咳嗽的原因很多,有时吃得过凉也会引起咳嗽。症状也各异,有的表现为发热不退、面色红、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咳嗽有痰;有的却是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痰。在无法确定感冒咳嗽的属性之前,不推荐家长使用这些小偏方。

杭州市疾控中心

建议孩子不要带病上学

杭州市疾控中心建议,学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向家长建议不要让孩子带病上学。

2.加强晨检和健康检查,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回就医或休息,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48小时后,患者方可正常上课。

3.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疾病或症状信息)每日汇总、报告因病缺勤人数。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4.日常加强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环境清洁,做好场所日常消*工作。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疫情高发季节减少大型集体活动。

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家长应让孩子们注意:

1.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3.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4.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几个关于宝宝发热的认识误区:

1、体温越高就是提示疾病越严重?

根据浙医二院儿科郑朝光医生的从医经历,宝宝高热时宝妈们的焦虑程度往往明显大于宝宝发低热。

“就像我之前讲过的那样,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即人体抵抗力)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这是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要明白体温不是越高病情越重,发热高低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

郑朝光曾遇到过一个病人,10个月,发热2天,这2天胃口不佳,老是精神不振,体温腋下也就38℃左右,家里人以为感冒了,想着体温也不高,给吃点感冒药就好了。可是第3天宝宝开始出现频繁呕吐,吃什么都一下子吐出来。妈妈急了,医院,路上宝宝突然抽搐不止,到医院被诊断为脑炎。

“别以为一点点烧没大问题,吃奶睡眠脸色精神气儿比体温重要,如果这些情况不佳,哪怕不发热也要找医生看看。”

2、持续发热时间长就一定是细菌感染,一定要用消炎药(抗生素)?

答案也是否定的。

很多宝妈认为自己的宝宝发热超过3天了,就一定要喂抗生素了。其实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烧都是病*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作用,随意口服抗生素百害而无一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小于3岁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发热时间超过两天,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单凭发热时间长短不能完全预测严重细菌感染的总体发生风险。

3、吃了退热药体温不能下降是否提示病情严重?

郑朝光表示,目前尚没有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病因不明急性发热儿童应用退热药的反应差能确定对严重细菌感染有预示作用。所以口服退热药体温不能下降不一定代表病情严重,不过,这个时候宝妈们是应该去找儿科医生了。

4、发烧是否一定要马上进行血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源)

并不!

很多文献研究表明,发烧马上做血常规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不高。因此,建议不作为常规筛查早期严重细菌感染的指标。是否需要做血液检查,应该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所以宝妈们不要急于去查血啦~

5、物理降温在发热儿童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前很多文献提示,口服退热药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冰水擦浴和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的方法,对降温是有一定好处。

But!可能会出现寒颤、皮肤鸡皮疙瘩和造成宝宝哭闹等,明显增加宝宝的不舒服感觉,而且对病程的转归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在最新的指南中已经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6、一发热就用退热药或者体温很高也不用退热药

临床上常会遇到两种极端,一种是一发热就口服退热药,特别是孩子有高热惊厥病史的家长。还有一种是过于担忧药物的副作用,即使体温已经很高了,还是一味予以物理降温。

“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郑朝光说,正确的做法是,体温38.5℃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但是如果宝宝有因为发热引起的不舒服的表现可以口服退热药。

此外,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泰诺)联合布洛芬(美林)用于儿童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泰诺)与布洛芬(美林)交替用于儿童退热。解热镇痛药不能有效地预防热性惊厥发作。糖皮质激素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都市快报记者金晶俞茜茜、新华社

监制:曹漪洁

主编:尉洁婷责编:陈雨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