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在甘肃省民乐县民间,不知从何时起,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富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汤家庄子的社火——辞一辞(很难请到)。”这里所说的汤家庄子,就是现今洪水镇的汤庄村,足见汤家庄子的社火在民乐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汤庄的社火之所以闻名遐迩,全在于他们拥有最具特色的绝技——顶碗舞。
据民乐县志记载,顶碗舞最早由18世纪(清乾隆年间)汤庄的洪水营官兵流传下。传说梁*门是一位非常受人民爱戴的清官,梁家*在开饭前闲来无事,就用筷子敲碗,有的把碗顶在头上做一些滑稽的表演,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为现在流行在民乐地区的顶碗舞。顶碗舞传入民乐以来,深受群众喜爱,后经传承人汤贤才的改进和完善,使顶碗舞在民乐趋于成熟,经过几代人的完善和传承,不管是舞姿还是曲调都进行了多次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并日益完美丰腴起来,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舞蹈形式。
顶碗舞的人数随着场合的大小而定,有一人表演,也有上百人表演。一般由德高望重,且技艺高超的长者带头领队,其余人跟随,每变化一个队形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要求。民乐顶碗舞有些是自发性的组织,自发性的编导,亲朋好友聚会、女子出嫁等时都会跳起顶碗舞。在民乐每年的元旦、春节还会经常性的举办顶碗舞大赛。
表演时,舞者头顶大瓷碗,嘴衔条(竹条),两手各拿一碟一筷,筷子两头各系一铜铃红穗,舞时磕动“口条”敲击头上的瓷碗,双手敲碟,声音清脆,加上音乐伴奏,富有美感。顶碗舞者着衣鲜艳,步调轻快,可来回穿梭,也可就地翻滚,表演走、跳、站、跪、爬、滚等许多高难度动作,奔跳来回穿插,旋转如陀螺捻线,振臂似紫燕高飞,挥袖间如天女散花,张扬时似嫦娥奔月。
顶碗舞的音乐风格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许多西北民族音乐的精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顶碗舞的伴奏音乐用的是当地流行已久的民间弦乐曲牌《八谱》,曲谱从头至尾无限反复,演员的舞步按曲子的强弱踏节拍就行。演奏的乐器主要有笛呐、板胡、二胡、三弦、笛子、钹、梆、碰铃、锣、鼓和京嚓。表演时敲击碗、碟的声音此起彼伏,舞乐浑然一体,过门如微波荡漾,高潮如排山倒海。美妙的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汤庄顶碗舞集杂技与舞蹈为一体,动作优美,技巧娴熟,起卧自如,舒展大方,是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品。舞步以十字步为基调,再配以“三步一抬”“梭子步”“垫步”“斜后点步”及“云步”,使之场面变化多端,更具艺术感。顶碗舞是技与艺的完美交融,所以对表演者的要求极高,不但要有过硬的舞技,还要具有对平衡的把控能力,这往往需要表演者们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
多年来,顶碗舞的旋律与舞步一直在偏僻的山乡里流传活跃,其艺术生命力尤如祁连山泉一样源远流长。顶碗舞作为一项传统民间遗传舞蹈,它反映了古代*民在劳作中就地取材,以饭碗为道具,自编、自演、自乐的一种娱乐形式,是古时人们生活文化的遗传,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挖掘、抢救、保护民乐顶碗舞,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何瀚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