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培养学生学会聆听是一种能力,学会演唱是一种技能,学会表现是一种提升,学会创造是一种境界。本文以人音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的《银杯》为例,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把以往的单一课型调整为综合技能课进行探究。
课前准备工作。
1.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歌唱表演组、舞蹈表演组、节奏表演组、朗诵表演组。
2.教具准备:蒙古族服装、多媒体设备、电钢、课件、哈达、打击乐器(碰铃、铃鼓)。
第一版块:感受美
教师身穿蒙古族服装进行基本功展示。由教师演唱《鸿雁》,让学生感受表演的状态,感受美。学生回答PPT中的问题:结合歌曲的风格、情绪、画面等谈感受。
第二版块:发现美
让学生学会聆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播放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蒙古族音乐作品,师生共同总结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导入课题:《银杯》。
3.播放音频,感受歌曲情绪。
4.学生朗诵歌词。教师伴奏,提出以下要求:控制呼吸,声音要连贯,字头、字腹、字尾要交代清楚,断句要清晰,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有画面感。
学生朗诵,教师指导。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指导朗诵组的学生。
第三版块:表现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技能,在课堂中学习表演艺术。
(一)演唱技巧的讲授
1.歌唱的状态:保持微笑状态歌唱。
2.歌唱的姿势:身体自然放松,外松内紧,有优雅的气质。
3.歌唱的呼吸:演唱要在放松自然的基础上先放松后吸气,吸到哪里哪里唱。
4.歌唱的发声:运用面罩共鸣,保持高位置演唱状态,先出气后出声。教给学生用说悄悄话的感觉去体会先出气后出声,提醒学生用微笑状态、啃苹果的状态去演唱。
5.歌唱的咬字吐字:在歌唱中,每一个字都有字头、字腹、字尾,行腔归韵,要字正腔圆、吐字清晰。
(二)演唱难点的解决
在学习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教给学生用身体律动为歌曲打节奏,指导节奏组进行专项训练。(加入两件色彩性乐器铃鼓和碰铃)
1.教学难点的解决
⑴衬词衬句的演唱
师:衬词衬句“赛勒日外咚赛”在汉语中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表达欢乐的情绪。学生对诸如“啊”“呀”“嘿”此类的衬词不熟悉,不知该如何在歌唱中去表现,教给学生歌唱中的每个字都要正确地进行行腔归韵。
⑵装饰音的演唱
下滑音的演唱来源于生活中的呼喊,是将生活艺术化的表现。另外,也可以和蒙古族最高礼节“敬献哈达”联系起来,在演唱下滑音的同时,教给学生做献哈达的动作。这样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印象深刻,更容易理解。
2.演唱技巧难点:高音
解决方法:先找到最高音小字,用“哼”唱出来,然后演唱,保持状态,始终将演唱意识挂在高位置上,将旋律与歌词代入演唱。
(三)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
常规的音乐课堂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