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9月28日消息(李子骄)今年是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年10月,中国人民 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不能忘却,精神代代相传,为纪念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旅人生”栏目推出系列节目《抗美援朝老兵记忆》,带您走近曾经在朝鲜战场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 官兵,听听他们有过哪些难以忘怀的战斗经历和故事?70年岁月变迁,那段战争岁月又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任红举在读书创作
任红举,北京人,年出生,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历任第二野战*31师文工队演员、 12*文工团创作员,原南京*区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年初,他随部队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荣获“朝鲜国旗勋章”,荣立特等功一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将歌颂祖国、弘扬英雄事迹作为一生创作的动力源泉,代表作有歌曲《太湖美》《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及音乐舞史诗《东方红》中的《红*想念毛泽东》《双双草鞋送红*》等。
初入*营的任红举
一本泛*的相册,唤醒了抗美援朝老兵任红举七十多年前的记忆。他的故事要从一张黑白相片说起。那是年,16岁的他穿着*装,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星光。任老一边轻轻抚摸照片,一边告诉记者,他在炮声中参*,就是因为喜欢解放*。
任红举:当时山上还在打仗,有时会听到子弹声。我们挺害怕的,但是解放*战士根本不怕,这让我们非常佩服。他们给我们的印象,第一是和蔼,总面带着微笑;第二是不进学校,也不进民房,都坐在操场上,没有一个扰民的。
年12月1日,解放*一个部队打败了胡宗南,当时打到了我的学校,然后他们向成都追击,紧接着解放成都,我也跟着去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参*时母亲不知道。我妹妹当时是15岁,她看我参了*,就拉着我,非要一起参*不可。
文工团表演
就这样,还在读高中的任红举和妹妹任静在重庆参了*。任老说,他们两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又随母亲搬到重庆,从不曾分开,没想到参*之后竟是长达数年的别离。当年,任红举加入解放*12*31师文工队,成为了一名舞蹈队员。就在那时,一颗梦想的种子在任红举的心里悄悄发了芽。
任红举:我想当记者,或者是剧作家。那时候解放*和老一代人写的剧本,我都拿来看。自己就学着写点简单的快板,因为当时文工队没有创作组,就靠自学。
任红举在朝鲜
如果说当时的创作只是个人的理想和追求,那么当跟随部队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之后,任红举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任老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是宣传员、创作员,也是救护员,更是一名战斗员。
任红举:那绝对是不一样的一场战争,怎么打?没人知道。我一共走了18天,这一路,没少遇到战斗。可以说,天天都会遇到飞机轰炸,我和战士们一样要作战。我们白天睡觉,晚上行*。人到了战场上,只有一颗心,一种信念,我是中国人。
被地雷炸过,被河水冲过,被石块泥土掩埋过。这群战场上的文艺战士从没有停下步伐,始终奋战在前沿阵地。任红举和战友们给 将士表演,鼓舞士气,同时也用歌声治愈自己。回想起战友刘文,任老至今忘不了她被炸成重伤后在炮火中高歌的模样。
任红举:我一看,刘文的衣服全没了,血也快流没了,我想那得多疼啊,但是她没感觉。我就拖着她的烂腿,一步一步往前走。刘文唱起了《白毛女》,她唱的是“爹爹出门去还债”,而不是“北风那个吹”,在歌声中她是快乐的,而我的眼泪却流了下来。我和战友们趴在地上,接力把刘文送到了山上。
任老指着一张相片说,这个人战友是我们文工团的,他的手被打断了。或许是太过激动,任老盯着相片看了很久,却仍想不起战友的名字。相片中,任老高高举起战友的右臂,说那就是一杆“旗杆”,是战争的印记。
任红举:一发子弹打过来,他的右臂断了。在老部队聚会时,我朗诵道:“我彷佛举起了一杆五星红旗的‘旗杆’,你看不见五星红旗,但是你能感受到祖国就在我们身边。”
身边战友感染着任红举,他也甘为战友舍生忘死。一次战役中,任红举所在部队在追击时被美*反包围,接到撤退命令时,大家已经饿了几天几夜,之后还要行*十几天。怎么办?望着山顶上的美*驻地,任红举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敌*驻地里找吃的。
任红举:这时候就叫孤胆作战。太可怕了,尤其在路上,月亮越照越可怕。美*的钢盔就放在那,枪也在那,整整一个排的人,睡得很熟。我只摸了一口缸,里面都是年糕,我就把口袋里装满年糕。带回来之后,18个女同志都抢着吃,她们连连称赞我真好。
任红举采访完胡修道后的留影
这次孤*行动,把几十个人从饿死的边缘拉了回来,为后续撤退积蓄了力量,任红举因此立了特等功。再次出征不久之后,上甘岭战役就打响了。在这场战役里,年仅17岁的任红举一边英勇作战,一边开始战地创作,完成了一生最心爱的作品《金星英雄》,里面讲述了战士胡修道独自往来于两个阵地,歼敌人的英雄事迹。
任红举:六十多年过去,他们还都记得,我曾经给他们部队唱过“上甘岭上战火红,硝烟滚滚遮日空”。在战地,我边打仗边采访,边打仗边写作。就是不断地找材料,看哪里有战斗英雄。胡修道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五圣山坚守了一天一夜,我们统计他消灭了个敌人,这个不得了。我去采访时,在后山看见他背了好多冲锋枪下来。我让他跟我讲了打仗的经过,就这样我从胡修道那里得到了第一手材料。
我当时听完他的故事特别有灵感,马上就去阵地上歌唱。有一次我钻进一个坑道里,突然有个手雷爆炸了,我的俩耳朵就被炸得耳膜破裂,耳聋到现在。
当时在战场的环境下,因为笔杆子的作用是枪杆子做不到的,我们部队有很多农民战士不识字,就要靠我们解释,靠我们歌唱来鼓舞大家。演出时,胡修道坐在第一排我们交流,很多战士听得非常振奋,决心要接着打!
任红举(左)和战友
在抗美援朝硝烟四起的战场上,很多次敌*炮弹“嘶嘶嘶”地在近处落下,任红举快速卧倒又再次前进,不时还要摸摸上衣口袋中的那支钢笔,以及用小药瓶装着的墨水。当记者问起任老是否还留有战场上的作品,他拍了拍头说,除了写在香烟盒上的,其余的都在这里。
任红举:那时的纸稍微一碰就破了。所以我把作品写到哪呢?香烟盒,它的牌子叫春美香。我把收集来的香烟盒拆掉,有一百多张,在香烟盒上写英雄的故事,我始终在小布挎包里放着它。
从眼看、耳听、心灵感受到写出一篇篇的作品,再到歌声里,数不清的英雄故事就这样在战场传唱开来,这激励着一批又一批 战士勇往直前。战场上喜报频传,家里等待的亲人也有了期盼。
其实参*以后,任老和家人就失去了联系,即便是同在*营里的妹妹,也一直到第五次战役快结束时才得以重逢。用任老的话说,那真是一个心酸而又美丽的时刻。
任红举:她跟我说,妈妈眼睛瞎了,因为哭得太多,一个长子、一个长女都去打仗了,妈妈都要吓死了。后来妹妹又说,我有个特等功的喜报送到妈妈跟前时,整个县里都轰动了,后来妈妈眼睛好了。当时,我参*的想法很简单,中国人不是好惹的,中国人不能任人欺负,谁要欺负中国,我要用我的武器战斗到底,如果我没打过仗就很难成为一名真正的*人。
但是如今回想起来,我还是不想打仗,更希望和平,但是我呼吁要准备战争,不能太麻痹。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品质,我们不欺负别人,不压迫别人,不吓唬别人。我们帮助了很多的国家,我们很大度,我们主张以友善、和平为主,世界和平是最主要的。
任红举的*功章
从战争走向和平,一本相册也被翻到了尽头。它记录着这位87岁老人生命中的一段峥嵘岁月。任老感慨道,就算岁月流转,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友情和家国情,还有那个属于中国人民 共同的名字,也会始终刻骨铭心。
任红举:抗美援朝70年了,其实我的经历算不了什么。那些出生入死的人,应该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无论何时,我们都会铭记一个*队的名字,就是最早的五个字:“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