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钥匙】
中国论文
一、考点梳理
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看法,这是作者思想间接或直接的流露,也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折射。所谓“分析概括”,就是要求考生将作者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观点态度整合起来或者以更简略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要分析概括的是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
二、答题方法
1.清文意,直接提取。有些文章的表达是直接而明显的,我们可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三看,即看标题、看首尾句、看过渡段来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论述类文章有比较多的显性因素,比如题目,很多时候就是作者要论述的中心,或者是文章要论述的范围。我们在答题之前若能对题目加以关注就能事半功倍,迅速明确答题的方向,排除干扰项。同样,有些作者会在文章首段提出中心论点,有些中心论点则会在文末或者承上启下的过渡文段中体现。
2.看表达,比较辨析。有些文章的表达是含蓄而隐晦的,作者常常会用一些暗示性的语言来表达观点。针对此类文章,我们要辨析清楚两类内容:一是将作者的观点和文中其他的观点分辨开来;二是将作者的观点从非观点类的文字中分辨出来。有些文章会列举多种观点,作者把其他人的观点罗列出来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或赞同其中的观点,或全盘推翻以提出全新的观点,或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时就要抓住作者的暗示性语言,理清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文中所列举的观点态度是同质同向的还是反质反向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另一方面是要善于分辨哪些是观点类的文字,哪些是材料类的文字。一般而言,表达观点的文字是抽象理性的,陈述材料的文字是具象感性的。
3.明逻辑,把握细节。要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些细节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要注意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分论点之间及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把握全文脉络,理清文章的结构。其次要注意每段的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指示句,注意多次出现的词语、意义相近的词语、限制性的词语和重要的关联词语等。最后还要尽可能地弄清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4.理层次,分点列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的观点进行总结筛选,进而提炼、加工和转化。特别是应对主观题,需要考生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理清层次,用分点列说的方式进行作答。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重拾中华之“礼”的当代价值
□彭 林
东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文明,两者的关键区别究竟何在?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将东西文化归结为“礼”“法”二字。钱穆赞扬此语“深得文化分别之大旨所在”。数十年后,钱穆又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说清礼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对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孟子以礼为尽人皆有的四个善端之一,无礼者谓之非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
在中国人看来,人是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的,其他动物则不能。人有文化自觉,不可与鸟兽同群,通过礼自别于禽兽,对于中国人而言,礼是人生第一要义。礼也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区别。孔子作《春秋》,欲为万世龟鉴。春秋乱世,本质上是文明与野蛮的斗争,即“礼”者与“非礼”的斗争。而历史的进步,是在文明战胜野蛮之后。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也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人生礼仪”进行指导,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对*府而言,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超越于方言、风俗之上,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议,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如今,举国上下都在谈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愿望很好,但如果对两大文化没有深入的认识,盲目从事,就是不清醒的,甚至是有害的。
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以神为中心,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意志行事。按照《圣经》的说法,人有原罪,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人的灵*。而中国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从周公制礼作乐起,民本主义迅速崛起,天意与民意几乎等同,人的自主意识抬头,人性本善,人的灵*不仅要由自己来管理,而且能管好。礼是把抽象的道德转换到操作层面的不二法门,惟有经由礼,道德才能落实到人的身上,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传统礼学依然有其生命力。近几十年的社会变革证明,物质与精神,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近年,各地纷纷举办道德大讲堂,反映了社会对道德的呼唤。道德只有体现在人的身上,对人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作用,道德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礼恰恰是把道德转换为可以操作的规范的完整体系。今天在社会秩序方面出现的种种乱象,包括某些国民出境旅游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归根到底是行为“失范”。
礼仪是文明民族的重要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甚至远播东亚,推动了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修身、齐家密切相关,内涵极其丰富。社会在飞速发展,中华礼仪也定能完成现代转型,再度辉煌。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2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我们只要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就可解决中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B.人生第一要义就是礼,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要按照礼、也就是理性要求来生活,其他动物则不需要。
C.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性本恶,人的灵*只有上帝能拯救,人类要按照天意与民意管好自己的灵*。
D.要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汇通,首先就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清醒而深入的认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2.下列各项不能作为作者认为“梁启超、钱穆将中国文化的核心归结为礼治,绝非向壁虚造,而是渊源有自”理由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按照礼来生活的,通过礼自别于禽兽。
B.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修身的主要门径。
C.中华五千年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礼仪。
D.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梁启超说:“中国重礼治,西方重法治。”因此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B.诸侯争霸的春秋乱世,证明了孔子关于“礼”的那一套理论在当时根本行不通。
C.因为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所以中国在总体上维持了文明的高水平。
D.独具特色的中华礼仪影响深远,对朝鲜、日本文明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中国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打破传统道德底线的事件,如“摔倒的老人无人扶”等,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应该加强传统礼学的教育,让人们知礼明礼。请依据文意,谈谈你对这种呼吁的理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