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是北京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上曾遍布京城内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石景山太平鼓于年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
今天,文旅君带您了解流传余年的石景山太平鼓。
石景山太平鼓的起源
王成祥展示用高丽纸制作的太平鼓
石景山太平鼓是一种以单面鼓为道具的民间舞蹈,可以自己击鼓点,边打边舞,也可打一段鼓唱一段曲,花样繁多,动作幽默,别具一格。
石景山太平鼓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五里坨、模式口、北辛安、古城村、衙门口等地最为盛行,每年正月和腊月是它的活跃期。太平鼓大如蒲扇,下安鼓柄,有正圆、扁圆、梯形、八角形等多种鼓形。
关于石景山太平鼓的起源,有这样几种说法。
起源太平天国说
有人说石景山太平鼓是“太平天国”流传下来的,故此称“太平鼓”,此说法有猜测之疑,并无证据。况且从老太平鼓手口述中得知,石景山太平鼓的起源远远早于太平天国时期。
起源驼铃古道说
石景山区旧时是连接京城和塞外的交通枢纽,石景山驼户每年到口外放骆驼,驮运货物,又将口外的货送往京城。石景山的北辛安、模式口、衙门口等地都位于驼铃古道上,川流不息的交通运输队伍把太平鼓带到石景山,或石景山人直接把从外面所学的太平鼓舞蹈带回本地区。
石景山太平鼓样品展示
起源皇宫说
京西有民谚:“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京西带“府”的村落多,如石景山区的刘娘府、西小府、石府、秀府、雍王府、申王府等,这些“府”多是皇亲国戚的坟。特别是明代,由看坟户形成的村落很多,每到清明寒食,都会有宫里人来此祭奠。有老人说,石景山太平鼓就是刘娘府的看坟户从宫里人那里学会的。
起源香客说
石景山是京西妙峰山古香道的重要地段,南来北往的香客及四面八方的游人带来了太平鼓。同时,四面八方的人们又以不同的文化丰富、充实着石景山地区太平鼓的表演技艺。加之本地老百姓的不断习练,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太平鼓的人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增多,使得石景山地区村村都有规模不等的太平鼓队。但也有人说,有些外省市的太平鼓是跟石景山人学去的。
起源祭祀乐舞说
有说法认为,石景山太平鼓源自萨满教祭祀乐舞。然而,据老人们回忆,其自家老辈人从没有人说过此舞和音乐来自清代萨满教祭祀乐舞。二者服饰上就不同,“宫廷萨满系神裙,束腰,击手鼓,边歌边舞,拜天祀神。”(《北京志·文化艺术卷》)石府村老人常守珍回忆,她们奶奶辈的人耍太平鼓穿戴的就是日常的生活服饰。
妙趣横生石景山太平鼓
太平鼓是当地人重要的娱乐活动。每天早晨,人们自发聚在一起耍鼓
石景山太平鼓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可以通过节奏变化表现出不同情绪。鼓既是乐器,又是道具,表演时和舞有机配合,可边打边舞,也可间打间唱。舞者左手摇环,右手击鼓,发出清脆的音响,随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女性舞者的基本动律是“扭劲”和“颤劲”,男性舞者的基本动律是“搧劲”和“艮劲”。太平鼓音乐主要由鼓点和曲调两部分组成,鼓点有十几种之多,击打太平鼓手法多种多样,包括正面击、反面击、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颤铁环等一系列技艺。
老人们都记得,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就玩太平鼓,家家备有一张或多张鼓。过年时,人们敲起鼓来既是娱乐又是体育,村里鼓声一起,立刻聚集起鼓手和观者,有打的,有看的,顿时整个村子热闹起来。
太平鼓下端为葫芦形,谐音“福禄”
太平鼓铁质鼓圈上蒙着牛皮纸,鼓把下端是大小两个铁圈拼成的葫芦形,上面挂着12个铁环。传说当地曾住过清宫里的宫女,她们都穿着花盆底鞋打鼓,至今舞者动作仍以学女子耍鼓姿态为美,步幅小,姿态摇曳。
石景山太平鼓现存套路有“扑蝴蝶”“斗公鸡”“圆鼓”“方鼓”“摇头跪”“扎篱笆”“拉抽屉”“套环”“接鼓”“大扇鼓”“小扇鼓”等10多种,可与6种鼓点配合编舞,舞步富有生活气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斗公鸡”和“扑蝴蝶”。
斗公鸡
“斗公鸡”套路在太平鼓中很常见,而石景山太平鼓独具特色。“斗公鸡”时,其他人站成大圈,敲击“斗公鸡”的鼓点。对舞者在圈中对立,一手持鼓,一手拿鼓鞭,从身侧向前举鼓敲击,还要伸头缩脖,左顾右盼,撅臀摆动,模仿雄鸡争斗的姿态,惟妙惟肖,十分逗趣。如今为了表演效果,表演者穿戴上绘有公鸡的衣帽,更为形象。
传承人王成强(右)表演“扑蝴蝶”
“扑蝴蝶”套路中的“蝴蝶”由彩纸折成,一只大蝴蝶周围环绕数只小蝶,分别粘在竹条顶端,竹条长约70厘米。动作可分为左右抖蝶、涮腰抖蝶、转抖等,变化多样,令人眼花缭乱。表演时,表演者双手各持一把,手一抖,蝴蝶便颤颤巍巍“飞”了起来。蝴蝶飞动随鼓点时紧时缓,扑蝶者持鼓前后扑捉,可远没有蝴蝶灵巧,让看客不禁为之着急。
击打太平鼓自娱自乐
既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对太平盛世的期盼
古老的鼓点与舞步保留至今
代代相传
综合:“石景山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