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标碰撞测试不合格?中国车欧洲遭遇技术壁垒
谁阻碍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出口欧盟?
欧洲议会议员Jorgo Chatzimarkakis道出中国车企海外遇阻的惊人内幕。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第九届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Jorgo Chatzimarkakis 称:"在欧洲测试的中国轿车,得出的结果是中国的轿车不那么安全。但是,这是按照欧洲测试标准。"Jorgo Chatzimarkakis认为,测试本身是否正确,将影响对中国车安全评估。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轿车"欧标测试不合格"可能成为阻碍中国汽车在欧洲市场营销的原因之一。
欧洲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并不客气。多家中国自主品牌生产的汽车出口到欧洲,在欧洲相关测试出中均被给予碰撞零分或低分的难看成绩,因而市场销售惨淡。
在Jorgo Chatzimarkakis挑开内幕后,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Ivan Hodac也吐露真言:"测试标准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个我回答不了。这其实涉及当地汽车行业自我保护的问题。"
两位欧洲汽车工业的大佬承认"欧盟汽车碰撞标准对中国出口汽车企业不公平"时,多位中国车企高层反映事实确实如此。长城汽车一位高层表示:"欧盟标准看似合理,其实在技术上设置了相当多的障碍。短时期内,我们很难克服这些障碍。从某种程度上看,欧盟汽车测试技术标准定得很高,但有些标准并无实际应用意义,更多的作用是牵绊外来者。"
对此,华晨汽车有着切身体验。2006年,华晨汽车达成了向欧盟出售15.8万辆轿车的协议。结果,欧盟的碰撞标准壁垒迅速阻挡在华晨汽车前面。2007年,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参考欧洲NCAP的标准,对在欧洲上市不久的华晨BS6进行了碰撞测试。华晨仅获得了一星的成绩,而满分为五星。
碰撞测试的威力迅速得到验证。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市场调查公司JATO Dynamics提供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华晨汽车在欧洲仅售出502辆BS6和BS4轿车。鉴于销量不佳,华晨汽车在2010年宣布退出欧盟市场。华晨汽车高管坦言,欧洲市场不单有严厉的监管标准,且中国车企很难跟进标准调整的进度。安徽一家大型自主品牌车企高层亦证实:"欧盟汽车技术标准的推进速度很快。我们刚跟上欧ⅴ标准。没多久,他们又开始推行欧VI标准。这样一来,外界对中国车企技术能力产生了误解,以为中国车企没有能力达到欧盟汽车碰撞标准,以为中国车企技术不过关。"该高层认为:"其实并非如此,标准变化牵一发动全身。中国出口的汽车多以中国本土车型为原型。一旦出口到欧盟,为适应当地法规要做出较大改动,开发费用将会变得相当庞大,且需要整个技术管理体系支撑。"
在面对巨大外部压力的同时,中国汽车也需要练内功。两位自主品牌车企高层表示,由于产量较小,自主品牌出口不具备规模优势,因此市场压力非常大。有鉴于此,尽管长城汽车风骏出口至意大利已有6年,但目前仍未急于出口欧盟其他国家和地区。
当问及"出口欧盟为何如此难"时,科尔尼上海企业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孙建表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主要是针对国内市场开发,因此出口时以现有产品找市场为主,成功的机会变得很有限。此外,欧盟由多个国家、地区构成,每一市场的情况不一样,对于那些没有太多海外市场经验的汽车公司来说,欧盟确实是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