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学者:美媒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
赵汝诚先生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除了父母来自中国广东,家庭语言为广东话之外,他原先对美籍华人及其历史都所知甚少。然而,当过报社和的他,重新回到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时,因为对近代华人在美国遭遇的歧视感同身受,开始关注华人在美国媒体上的形象问题。
赵汝诚花了5年时间,对当年30种当地报纸进行统计及分析,撰写出自己的博士论文——《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后来刊印成书。他的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荣誉教授贝蒂·温费尔德博士(Betty
Winfield)就此书中感叹:“19世纪的美国报纸对赴美华人的不公正报道,以及强加给他们的偏见,几乎贯穿了美国的整个建设时期。”
失聪的赵先生去世时年仅55岁,但他的研究成果却有长久的历史价值。经过中央电视台编导邓武的引入及翻译,《旅居者与移民》一书向国人展示了一个半世纪前铁路华工的生存状况,特别是他们在铁路沿线地区受到的曲解和歧视。
华工让竣工日期提前数年
赵汝诚的研究工作量极大。温费尔德博士介绍,5年之间,赵汝诚查阅了太平洋铁路建设时期沿线发行的报纸,包括8种和22种周刊周报,另外还有一部分书籍,了解到华工参加建设的情况。
华工大都来自广东,也就是赵的祖籍地。A·W·卢米斯是一位到访过华工营地的牧师,他在1869年3月《大陆月刊》上撰文《华人是如何被雇用的》,文章说道:“(华工总是)勤勤恳恳地劳作着,直到工头提醒他们下工。他们不像有些劳工在吸烟斗时会专门派人放哨——看到‘老板’来了再马上干活。”
鲍尔斯在《我们的新西部》评价道:“中国人勤劳、沉稳、干净,迅速为他们的同事树立起了好榜样。”他还写道,如果没有华工的参与,太平洋铁路的竣工将会“推迟数年并增加三分之一的造价”。这些铁路华工“每天只挣一美元,还要自己掏饭钱。雇一个华工的费用仅相当于雇白人劳工的一半”。
《中国邮报和飞翔的龙》介绍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一项工程纪录,就是于1869年4月27日一天内铺轨10英里,完成这一业绩的劳工大部分是华工。
多数报纸对华工视而不见
华工参建铁路遇到的艰难险阻是很大的。他们不仅做着像伐木、夯实路基这样的重体力活,还做了大量修隧道时的打钻、安置炸药等工作。当铁路工程推进到内华达山脉在加州的制高点时,华工们成了打通隧道的中坚。
这就造成大量伤亡。根据加利福尼亚州立铁路博物馆的记录,“约有1000位华工死于爆破或其他建筑事故。”
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困难,华工们还要面对更加恶劣的人为歧视。1868年9月3日《银报》一篇涉及华人的报道写道:大约有90多个华工离开工地,四处流散。他们“痛苦地抱怨着”:“曾被鞭打、忍饥挨饿、还曾受过其他虐待,已经7个月没有拿到工钱了。”这些华人不得不“煮兽皮充饥”。
整个太平洋铁路修建期间,华工数量大约有2万人。这在当时居民稀少的美国西部,应该是一个较大的外来群体了。如当时萨克列门托县16228个居民中,22.7%出生自中国。
不过赵汝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一个叫作阿斯托里亚的地方,尽管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华工几乎与当地居民一样多,但这座城镇的连续108天的版面上,只有22个中国人的名字被提及。他愤然写到:“对于当地媒体来说,他们(中国人)几乎是不可见的。”
加州的报纸最明显的一种模式是,当数以千计的华工正在中央太平洋铁路某工地上挥汗如雨时,沿途报纸报道铁路建设进展时,很少提及华人。最突出的例子是,华人劳工根本没有在《地区事业报》上出现过,而那个地区华人的数量其实超过白人。达奇弗拉特《调查报》用“大*”、“员工”这样笼统的词汇来指代占压倒多数的华工大*。
华工的勤劳被当地人妒忌
不少当地报纸报道华工的用语带有歧视性。比如,有一篇报纸形容600个华工向山区的铁路建设工地行进时,“发出的嘈杂声让人觉得是来了一群野鹅”。
华人愿意多干活少拿钱,这也让他们无意间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时成为了被妒忌的“靶子”。当地牧师A·W·卢米斯因为与华工有所接触,能较为客观地进行评价。他说:“华工对威士忌不感兴趣,他们很少打架,也就没有所谓的‘蓝色星期一’”。
有的报刊更加过分。《银报》上有一则报道说:“周二晚间,由于一个华人在接洽洗衣生意时不肯打折,几位侠义的绅士打了他一顿。”
也有少数报刊会为华人辩护。《新月报》承认:“这些铁路如果没有华人的话,再过若干年也不可能建成”。1869年1月23日,《每日电讯》转载了关于驱逐华人事件的报道后,发表了一篇占据了两个专栏的长篇社论,呼吁尊重华人的权利。称事件为“本土野蛮行为”。《旧金山新闻快报》写道,在旧金山常见的对华人的攻击是错误的。《快报》还这样发问:“如果美国人在中国也受到了中国人在美国所受的欺侮,那么美国人将如何反击呢?”《每日电讯》还刊登过一篇占据了两个专栏的长文,讲述了中国的医生使用很久以后美国人才知道的“草药”,攻克了天花这一顽疾。
温费尔德博士高度评价了学生赵汝诚的研究成果,指出:“可叹的是,19世纪的美国报纸对赴美华人的不公正报道以及强加给他们的污辱性偏见,几乎贯穿了美国的整个建设时期。”
南方特派美国林亚茗
曹斯资料整理:实习生
白晨晖
声音
《旅居者与移民》译者邓武:
中美应该共同努力广为宣传华工历史
《旅居者与移民——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与爱尔兰劳工报纸形象分析》的译者、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编导邓武本人也是铁路华工研究的热心人士。
邓武与铁路华工的故事结缘,起于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读书的经历。他2003年在那里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很多美国教授向他提到了铁路华工对首条美国跨州铁路建成的贡献。
2004年,邓武进入央视教科频道工作,负责拍摄纪录片。他一下子就想到了铁路华工这个选题。邓武细读了赵汝诚的博士论文,即后来《旅居者与移民》一书的原稿,觉得非常有价值。
2009年,邓武以央视教科文频道的名义,向美国国务院国际电视合作项目申请立项,拍摄以铁路华工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金色道钉》。邓武兴奋地想将赵汝诚列为历史顾问,却得知其已于2008年过世,他十分痛惜。其后,邓武等拍摄人员重走中央太平洋铁路旧址,并制作了5集纪录片,成为当时国内少有的介绍这一历史的纪录片节目。
后来,邓武在五邑大学副校长张国雄的支持下,翻译了赵汝诚的博士论文,由该校出版。他建议,中美两国无论报纸、电影电视还是高校,都应该共同努力,让铁路华工的历史广为宣传。
南方
赵杨(原标题:美国报纸对华工充满“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