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武城县南屯的花杠舞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原是当地农民为祈雨所举行仪式中的一部分。武城县解放后,花杠舞不仅在丰年表演,而且在庆解放、送新军时也表演。随着表演艺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花杠舞更受群众欢迎。
武城花杠舞
关于花杠舞的历史,当地民间相传,明代弘治年间,武城县一带连年大旱,地不生禾,树不长叶。到了农历四月廿八早上,人们突然发现,武城城东娘娘庙上空飘起一片祥云,一仙姑立于云端,手提花篮边走边撒鲜花,所到之处万物复苏,稼禾生芽,果树开花。仙姑飘到南屯村上空降落,后不见踪影。于是人们奔走相告:此乃王母娘娘显灵,让女儿下凡来拯救这方生灵。人们崇敬仙姑,后又在南屯修了一座气势宏伟的“大姑庙”,祭祀崇拜,香火不断。农历四月廿八为大姑出嫁之日。“抬花杠”便是由人们抬着大花篮去祭祀大姑和大姑出巡演绎而来的一种活动。
南屯花杠制作精细讲究,在一丈多长的杠杆上涂上红、黄、绿、蓝等颜色,中间一个木杠柜,五颜六色,光彩夺目。杠柜上固定许多柳条,柳条上又栓上许多纸花和鸭蛋形铜铃。杠手武士打扮,衣服多为浅色,不尽统一。表演者在袄裤、腰带和鞋上精心绣上各式各样的小花。他们竟相打扮威武英俊。表演时,表演动作形成一套完美程式。一抬杠上两个人的动作配合极为默契。有时两个人同时表演头顶杠、转肩、换肩、转背、颤背等动作;有时其中一个单独表演,另一个配合。表演时杠杆不能用手扶,各种花样动作都是靠杠手的演技,利用杠杆的颤力变换动作。每逢表演都是四个人分两班轮换,上下场,均为武术动作巧妙地接换,丝毫不影响表演的连续性和热烈气氛。表演队伍路上行走,单行多为“蛟龙出水”,有的也转杠;双行走时,有前后左右串花等;每到一处撂场表演,队形有“二龙吐须”、“转十字”、“对杠”、“顶杠”等。
花杠舞的舞蹈动作粗犷、豪放。表演者双臂动作主要有大甩、小甩。脚上的动作主要有“挖字步”、“颤步”、“蹲裆步”等。要让五、六十斤重的花杠在杠手的头、背、肩、腰等部位自如地顶、转、颤、粘。杠手必须有过硬的腿功、腰功、头功,并且还要有厚实的武术功底。因此,其舞蹈动作的特点可归结为:脚步沉、膝微弯,小甩走,大甩转,脚掌弹地全身颤。
花杠舞的音乐主要是架鼓点伴奏。因表演时多至十八抬杠,队伍庞大,其他乐队不能适应。只有架鼓这种气势磅礴的乐队才能给花杠舞加劲助威,加上杠柜上鸭蛋铃晃啷作响,以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渲染和烘托了花杠舞的热烈气氛。
南和县的花杠
河北南和县的抬皇杠又称抬黄杠,抬花杠。是流传于河北南和河郭一带的传统民俗文化娱乐活动,距今已有多年。抬皇杠原来是和皇宫送贡品的,一杠配一马。相传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在南和张路郄村一带和汉军展开激战,河郭一带的村民,用皇杠带着食品给农民军送粮,在贾宋和那里的村民汇合一起支援起义军。后来形成习俗年年正月十三到二十在河郭抬杠,二十一、二十二两天在贾宋抬。现在已形成32杠,32匹马,参加者上千人,围观者数万人,已成河北规模最大的传统民间活动。
南和县抬黄杠
“抬黄杠”从杠花到舞步一招一式无不遵循着古老的规程,寓意深刻,记载了当年黄巾军和官兵交战时的种种情况,骑马者代表黄巾军,抬杠者是老百姓,有时候马掩护杠,表示黄巾军掩护老百姓,有时候杠围住马,代表老百姓掩护黄巾军,有时候马突然从杠中跑出来,代表黄巾军出奇兵袭击官军,每一种杠花都是一种纪念,各杠走着花步,或穿梭,或转圈,或十几人共抬一杠走花。每杠共有40—60余人替换,计数千人以上。
武城花杠舞和南和的抬黄杠都是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文艺表演,从历史看,南和的抬黄杠历史更为悠久;从来历看,河北南和的抬黄杠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是对先祖的纪念;山东武城的花杠舞起源于民间的祈福,对自然灾害的驱除;从表演形式看,两者的表演都是集体项目,表演的核心道具相似,表演形式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河北南和的表演人数和规模更宏大,至于两者的名称更是几乎一样。从两地的历史沿革分析,两县历史大部分时间在同一省级行政区管辖内。南和县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属于河北巨鹿郡、广平郡(府)、彰德府。武城县历史上先后隶属清河郡、贝州和东昌府。两县相距不远,而今天的山东武城县行政区域历史上大部分在运河左岸,今属于河北故城县,武城县和南和县民风没有太大区别。
综上,武城花杠舞和南和的抬黄杠有没有内在的关联或者传承关系?会不会是具有年历史的南和抬黄杠在年前传到运河岸边的武城县,被人们用于祈祷风调雨顺礼仪上,后来演变成今天的花杠舞呢?期待历史文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来源:禹贡老王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