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6岁,于年11月29日就诊
主诉:咳嗽1周
现病史:患儿1周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白稀痰,伴气促,夜间明显,有咽痛,流白涕,清晨有喷嚏,无咽痒,无发热,胃纳可,睡眠欠佳,大便1日1次。
体查:呼吸尚平顺,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二度肿大,未见脓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红,苔白厚腻,脉数。
中医诊断:咳嗽(外感风寒,内有痰热)
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平喘,兼清痰热
麻*5g苦杏仁5g防风5g荆芥5g
苏子5g白芥子5g毛冬青10g茯苓10g
白术10g紫菀5g款冬花5g胖大海5g
甘草3g连翘3g桔梗3g
三剂,日一剂
12月3日复诊,诉咳嗽明显减轻,以干咳为主,夜间未闻及咳嗽,无咽痛,无气促,胃纳可,睡眠尚可,大便1日1次。体查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二度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哮鸣音,舌红,苔白厚腻,脉数。患儿症状明显好转,但舌苔仍白厚腻,以健脾祛湿,清泻肺热善后。
半夏5g陈皮5g茯苓10g白术10g
竹茹5g桑白皮5g紫菀5g款冬花5g
百部3g甘草3g毛冬青10g荆芥5g
三剂,日一剂
按语:喘息性支气管炎多见于1-3岁婴幼儿,有反复发作倾向,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少数患儿于数年后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本例患儿,初诊时,为寒热错杂之象,以三拗汤+三子养亲汤为主方,加入清热药,如毛冬青、胖大海、连翘,二诊时,患儿咳嗽明显减轻,双肺未再闻及哮鸣音,正如黎老所言——小儿用药中病则止,不可过当。如用三拗汤治疗风寒喘咳,其中麻*宣肺散寒,为定喘要药,服药后喘止咳减,则应减量或停用,若仍大量使用之,难免使小儿冷汗淋漓,面白肢凉而更易感邪。本例患儿谨遵此项原则,故二诊时去麻*,改以健脾祛湿,清泻肺热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