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真正进入凉爽的秋季,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而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就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
秋季天气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主要外邪为燥邪。秋燥进入人体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这与西医的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证候表现相似,故这些疾病可以参考秋燥辨证治疗。
临床上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温燥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燥热的症状。表证偏风热(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舌边尖俱红等),津亏较重,胸痛咯血,舌红苔*。
凉燥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表证偏风寒(如: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等),有津气干燥的现象但津亏铰轻,舌红苔薄白。
一般来说,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
进入秋季,大部分人多少多会出现些秋燥的表现,却不一定十分严重,只有一些表现,如:
1、皮肤干燥
在中医看来,“肺主皮毛”,皮肤的好坏被认为与肺部的状况息息相关:肺阴时,可使皮肤表现得较滋润;肺燥时,皮肤则表现得干燥,容易脱皮。所以,入秋,肺易被秋燥所伤,秋风起,就该开始进补,帮助自己的皮肤抗秋燥。
2、声音沙哑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实,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断身体是否干燥的地方。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声音嘶哑、喉咙疼痛以及口腔溃疡等症状;有些人会咳嗽、声哑气喘不停,特别容易于夜晚发作,进而无法安心入睡;还有些体质差的人会将这种秋咳一路持续入冬,或转变为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症状。
3、鼻敏感
中医认为,鼻子敏感多为肺虚所致。每逢秋天,鼻黏膜在秋天特别容易干燥,十个人里会有九个患有鼻子敏感问题
4、便秘
秋天是便秘的高发季节。秋天天气干燥,人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
5、头发干燥、脱发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秋天干燥,气血循环变差,血液无法将养分带到头发毛囊,头发容易出现干燥枯*甚至脱落的情况。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合一堂---古典中医的传承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