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等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咳痰或干咳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古谓:“五脏六腑,无不令人咳。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原因虽多,皆可责之肺。无论外感与内伤皆可诱发本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大类。急性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之邪;或由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受。邪袭肺卫,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痰饮滋生,肺气上逆,或感受燥气,肺津受灼,痰涎黏结所致。此多属外感咳嗽。慢性多因脏腑有病,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所致。或因急性失治,或治不彻底,或因反复发作,可转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继发感染,感受外邪,也可引起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多属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则多为内伤咳嗽。
初起常有喉痒、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一二日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以后逐渐转为*稠痰或白色黏痰,可持续2~3周,常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此为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则早晚咳嗽加重,痰多呈白色,稀薄或为黏性痰涎,反复发作。如继发感染或伴有全身症状和吐浓痰。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导致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且患者的体质多比较虚弱。
主穴:大椎、肺俞、身柱、天突、外关。
配穴:头痛者,加上星;痰多者,加脾俞、丰隆;肢体酸楚者,加昆仑;热甚者,加曲池。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也可用温针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外感咳嗽)。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多收良效。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风门、陶道、气喘、肺俞、膏盲俞、肾俞、天突、膻中。
灸法:每次选2~4穴,交替施灸。①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②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上法连灸5~10次后,可改为每7日1次。坚持经常施灸。任选一法灸之,必收良效。
主治: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屡用屡验,效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等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咳痰或干咳为特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古谓:“五脏六腑,无不令人咳。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原因虽多,皆可责之肺。无论外感与内伤皆可诱发本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大类。急性多因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之邪;或由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受。邪袭肺卫,以致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痰饮滋生,肺气上逆,或感受燥气,肺津受灼,痰涎黏结所致。此多属外感咳嗽。慢性多因脏腑有病,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所致。或因急性失治,或治不彻底,或因反复发作,可转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继发感染,感受外邪,也可引起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多属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则多为内伤咳嗽。
初起常有喉痒、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一二日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以后逐渐转为*稠痰或白色黏痰,可持续2~3周,常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此为外感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则早晚咳嗽加重,痰多呈白色,稀薄或为黏性痰涎,反复发作。如继发感染或伴有全身症状和吐浓痰。如经久不愈,严重者可导致肺气肿或肺源性心脏病,且患者的体质多比较虚弱。
主穴:大椎、肺俞、身柱、天突、外关。
配穴:头痛者,加上星;痰多者,加脾俞、丰隆;肢体酸楚者,加昆仑;热甚者,加曲池。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或雀啄灸,每穴灸5~10分钟,每日灸1次。也可用温针灸,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外感咳嗽)。
附记:笔者经验。临床屡用,多收良效。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风门、陶道、气喘、肺俞、膏盲俞、肾俞、天突、膻中。
灸法:每次选2~4穴,交替施灸。①用艾炷隔姜灸,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②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5~10分钟,隔日灸1次。
上法连灸5~10次后,可改为每7日1次。坚持经常施灸。任选一法灸之,必收良效。
主治: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
附记:引自《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屡用屡验,效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