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在这几天,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很多传统食俗,如吃煮鸡蛋、饮雄*酒、喝五加酒、吃*鳝、吃咸鸭蛋等等,这些美食习俗其实也蕴含着大大的养生奥秘。
吃粽子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的功效,而火腿、蛋*、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端午食粽子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是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
吃粽子须注意粽子的热量偏高,且粽子使用的糯米需较长的消化时间,导致胃排空较慢,食用过快或过量可能导致腹胀、反酸或腹痛等症状,因此一次食用量少为宜;粽子一般只能提供我们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膳食纤维含量不高,建议搭配时令蔬菜、水果。
吃煮鸡蛋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过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煮的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疼。
饮雄*酒古语有云:“饮了雄*酒,病魔都远走。”喝雄*酒,是为了让雄*和酒的雄烈之气杀死病*邪气,同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夏,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杀虫解*防病最为适时。
饮雄*酒须注意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砷是剧*物质,*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毫克即可引起急性砷中*。且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喝五加酒祛湿避邪民间习俗有云,“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五加即五加皮,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如果地处潮湿的区域,就特别适合在端午节饮五加酒。
吃*鳝不少地方都流传着“端午*鳝赛人参”的说法。中医学认为,*鳝的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鳝肉味甘、性温,入肝、脾、肾经。据《本草纲目》记载,*鳝有补血、补气、除风湿等功效。常吃鳝鱼有很强的补益效果,特别对身体虚弱、病后以及产后之人更为明显。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前后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体内阳气不足的朋友可在这个时节适当进食*鳝,提升自己的阳气,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吃*鳝须注意1.*鳝属于温补类食物,故有皮肤病、高血压病、中风后遗症、感冒发热、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的患者不宜食用;
2.*鳝一定要现杀现烹,其死后体内的组氨酸便会在脱羧酶和细菌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有*的物质组胺;
3.*鳝一定要煮熟,不能生食。因为*鳝血液中含有一种叫鱼血*素的物质,一旦进入人体血液后,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这种*素能被人体胃液和加热所破坏。
吃咸鸭蛋咸鸭蛋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更易被人体所吸收。中医认为咸鸭蛋味甘、性凉,入心、肺、脾经,有滋阴、清肺、止咳止痢等功效。咸鸭蛋*油可治疗小儿积食,外敷可治疗烫伤、湿疹。《食疗本草》记载“盐藏食之,即宜人。”
每天不超过半个。阴虚火旺者,孕妇、脾阳不足者,吃后气质痞闷者不宜食用;咸鸭蛋一般含盐量很高,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高血脂病人要少吃或不吃。
戴香袋除了吃粽子、吃五*、划龙舟、悬艾草、挂菖蒲之外,杭州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给家里的小孩子戴上装有药粉的五色香袋,以祈求健康平安,还有襟头点缀之古风。
香袋里的中草药,一般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且大都含有挥发油,气味清香纯正、持久,多数中药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霉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功能。
资料/市卫计委
编辑/顾敏杰
版式/顾敏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