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发烧好了之后,胃口也逐渐恢复,此时家长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病后应该好好补补,给孩子吃点好的。结果,孩子就又出现了发烧反复的情况。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孩子生病的时候,胃口不好,家长也知道尽量清淡饮食,可一旦病情好转,胃口见好,家长就忍不住要给孩子补身体了。其实这不仅不利于“补”,反而会让病情反复。那么,到底病好之后什么时候开始补才合适呢?
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孩子生病明明好了,仅仅是吃了点好的就又反复了,这是为什么呢?
病后饮食不当,警惕“食复”
病好之后,因饮食失节而导致复发者,称为“食复”。
“食复”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帝内经》:“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意思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退时,如果吃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就会出现余热不尽、病情反复的现象。因此,过早吃肉食和饮食过多都是热病应当禁忌的。
孩子更容易“食复”
和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发生“食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小儿为纯阳之体,生病时容易病邪入里,从阳化热,转为热证。热病后期再吃温补的食物,既伤津耗气,又损伤胃之气阴,不利于胃气的恢复,而且会给热邪提供能量,孩子难免再次发热。
二是因为孩子脏腑娇嫩,脾胃功能尚不健全,特别是热病初愈时,脾胃功能比平时更加虚弱,消化、吸收功能恢复的时间要更长。如果急于进补、增加营养,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致饮食积滞不化而生热,导致重新发热。
食复讲的“肉”,不只是肉
避免食复,就要忌肉食。这里的“肉”不单指鱼、虾、牛、羊、猪肉等肉类,还包括煎炸、油腻、甜品、辛辣等刺激性的、肥甘厚腻之品。这类食物性多温热,而且大多是高蛋白、高脂肪,吃了之后很难消化,所以就容易引起食复。
因此,孩子病愈后的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要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
病愈后如何正确饮食,预防食复?
“食复”对咳嗽、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有很明显的影响。比如急性支气管炎,在病情好转之后,如果饮食过于油腻、辛辣,往往会导致咳嗽复发,缠绵难愈。
这种由于“食复”导致的疾病在病理上多错综复杂,比原发疾病更难痊愈,所以预防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合理饮食是预防食复的主要方法。
辨清楚孩子是否痊愈
孩子病后初愈,虽然症状消退,但其实并不等于完全康复。比如很多孩子感冒退烧之后,还会有流鼻涕、咳嗽几声的情况,这种并不能算作“痊愈”。如果忽视了这些轻微症状,急于进补,就容易导致孩子重新发热。
根据脾胃状态合理饮食
病后孩子脾胃多处于虚弱状态,恢复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病愈后的饮食要遵从几个原则:过渡期的烹调方法以蒸、煮为佳,数量从少到多,质地从稀到稠,内涵从易消化到正常饮食。过渡时间差不多要一周左右,而且要确保孩子症状完全消退后,再开始正常饮食。
根据体质辨证调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度过病愈恢复期,最好能根据不同的体质、病症,选择性味不同的食物。热病恢复期可以选择清热生津的食物和药材,以顾护孩子的津液,比如绿豆、莲藕、芦根、甘蔗、*瓜、番茄、乌梅等。
“食复”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如果孩子因为饮食不当发生“食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基础上,可以用下面的食疗方帮助健脾清热,迅速恢复。
荷叶绿豆小米粥
材料:
干荷叶10克,绿豆30克,小米50克。
做法:
荷叶洗净包入纱布内扎紧,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水开后煮3分钟,捞出荷叶;用荷叶水煮小米、绿豆,煮成粥即可。
功效:清热降火,健脾益胃。
宜忌:1岁以上辨证合适者可用。
方解:荷叶可以解热、解痉,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绿豆清热解*,可以止渴、利尿、清暑益气;小米可以缓解脾胃虚弱、积食不消等症状。整个方子清热降火、健脾益胃,孩子“食复”时,用这个食疗方可以清热泻火,改善体质,辅助治疗热症。
丁樱儿童健康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