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canine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caninedistempervirus,CDV)引起的,是感染肉食兽中的犬科(尤其是幼犬)、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动物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犬早期表现双相热型、急性鼻卡他,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少数病例出现鼻端和脚垫的高度角化。
病因:CDV在分类上属副黏病*科麻疹病*属。核酸型为单股RNA。病*粒子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粒子中心含有螺旋形核衣壳,外面被覆一近似双层轮廓的膜,膜上排列有杆状纤突。
CDV与麻疹病*和牛瘟病*在抗原性上密切相关,但各自具有完全不同的宿主特异性。研究证实,来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和不同临床病型的CDV*株属同一个血清型CDV对热和干燥敏感,50~60℃30min即可灭活。在炎热季节,CDV在犬群中不能长期存活。这可能是犬瘟热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的原因。在较冷的温度下,CDV可存活较长时间,在2~4℃可存活数周,在负60℃可存活7年以上。冻干是保存CDV的最好方法。
CDV对紫外线和有机溶剂敏感,最适pH7.0,pH4.5~9.0条件下均可存活。0.75%石炭酸和0.3%季胺类消*剂4℃10min不能灭活该病*。临床上常用3%的氢氧化钠作为消*剂,效果很好。
CDV经各种途径实验接种均可使雪貂、犬和水貂发病,也可实验感染其他动物。脑内接种乳小鼠、乳仓鼠和猫可产生神经症状。猪感染CDV强*可产生支气管肺炎。兔和大鼠对非肠道接种具有抵抗力。猴和人类非肠道接种可产生不明显的感染。CDV对不同易感动物的致病性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与病*本身的适应性有关。随着病*对某种动物的适应,对该动物的致病力不断增加,而对其他动物的致病力相应降低。将CDV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传
3~-10代后产生病变,适应于鸡胚80~代的CDV对犬和貂的*力减弱,可以用做弱*疫苗。
CDV能适应多种细胞培养物,包括原代或继代犬肾细胞、雪貂肾细胞、鸡胚成纤维细胞、Vero细胞和FL细胞等。在犬肾细胞上,CDV产生的细胞病变包括细胞颗粒变性和空泡形成,形成巨细胞和合胞体,并在细胞中(偶尔在核内)出现包涵体。
流行病学:CDV的自然宿主为犬科动物(犬、狼、从林狼、豺、狐等)和鼬科动物(貂、雪貂、白鼬、臭鼬、伶鼬、南美鼬鼠、*鼠狼、獾、水獺等),在浣熊科中曾在浣熊、密熊、白鼻熊和小熊猫中发现。
犬瘟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有一定的周期性。据报道,每隔3年有一次大的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以不满1岁的幼犬最为易感。犬群中自发性犬瘟热发生的年龄与幼犬断乳后母源抗体的消失有关。纯种犬和警犬易感性高,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病犬是犬瘟热最重要的传染源。病*大量存在于鼻汁、唾液中,也见于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心包液、胸、腹水中,并能通过尿液长期排*,污染周围环境。至于粪便是否排*尚未定论,有人报道从有消化道症状的病犬粪便中观察到CDV。主要传播途径是病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有人提出CDV在犬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造成流产和死胎。尚未发现有节肢动物传播CDV的报道。
发病机理:自然状态下病*通过气溶胶或与上呼吸道黏膜上皮接触而传播。之后24h内在组织巨噬细胞中增殖并扩散至整个细胞,经局部淋巴管到达扁桃体和支气管淋巴结。2~4天后,病*在扁桃体、咽后和支气管淋巴结中数量急剧增加,在骨髓、胸腺和脾脏中可见少量感染有CDV的单核细胞。4~6天后,病*在脾脏淋巴滤泡、胃及小肠固有层、肠系膜淋巴结和肝枯否氏细胞内增殖,导致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主要表现淋巴细胞减少,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8~9天后,病*进一步扩散至上皮细胞和神经组织,导致血源性病*血症,并与犬的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状态有关。14天后,动物依靠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和细胞介导细胞*性从大多数组织中清除CDV,而不表现临床症状。9~14天具有中等水平的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和特异性抗体的犬体内的病*扩散至上皮组织。临床症状最终因抗体滴度的增加而消失。病*因抗体滴度增加而从大多数组织中被清除。但可能存留于神经元和皮肤,如鼻端和脚指。病*在这些组织中的扩散和存在可能使某些犬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趾部皮肤角化病(硬脚垫)。
免疫状态低下的犬9~14天后病*扩散至许多组织器官,包括皮肤、分泌腺、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细胞;临床症状严重时,病*在上述脏器中持续存在直至动物死亡。
CDV在脑组织中主要表现为对血管壁细胞的激活过程,继而引起神经胶质细胞反应,其中大部分犬在感染21-28天后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类型和感染过程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动物的年龄、免疫状态以及病*的嗜神经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急性和慢性脑炎均可发生,急性过程可能转变为慢性。
症状:犬瘟热的潜伏期随传染来源的不同,长短差异较大。来源于同种动物的潜伏期3~6天;来源于异种动物,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潜伏期可长达30~90天。
犬瘟热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与病*的*力、环境条件、宿主的年龄及免疫状态有关。50%~70%的CDV感染呈现亚临床症状,表现倦息、厌食、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重症犬瘟热感染多见于未接种疫苗、年龄在84~日龄的幼犬,可能与母源抗体消失有关。自然感染早期发热常不被注意,表现为结膜炎,干咳,继而转为湿咳、呼吸困难、呕吐、腹泻、里急后重、肠套叠,最终因严重脱水和衰弱而导致死亡。此种情况下适当采取对症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犬瘟热的神经症状通常在全身症状恢复后7~21天出现,也有一开始发热时就表现出神经症状者;通常依据全身症状的某些特征预测出现神经症状的可能性。幼犬的化脓性皮炎通常不会发展为神经症状,但鼻端和脚垫的表皮角化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神经症状。犬瘟热的神经症状是影响预后和感染恢复的最重要因素。由于CDV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大脑受损表现癫痫、好动、转圈和精神异常;中脑、小脑、前庭和延髓受损表现步态及站立姿势异常;脊髓受损表现共济失调和反射异常;脑膜受损表现感觉过敏和颈部强直。咀嚼肌群反复出现阵发性颤搐是犬瘟热的常见症状。
幼犬经胎盘感染可在28-42天产生神经症状,母犬表现为轻微或不显症状的感染。妊娠期间感染CDV可出现流产、死胎和仔犬成活率下降等症状。
新生幼犬在永久齿长出之前感染CDV可造成牙釉质的严重损伤,牙齿生长不规则。此乃病*直接损伤了处于生长期的牙齿釉质层所致。小于7日龄的幼犬实验感染CDV还可表现心肌病,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抑郁、厌食、虚脱和衰竭;病理变化以心肌变性、坏死和矿化作用为特征,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犬瘟热的眼睛损伤是由于CDV侵害眼神经和视网膜所致。眼神经炎以眼睛突然失明、胀大、瞳孔反射消失为特征。炎性渗出可导致视网膜分离。慢性非活动性基底损伤与视网膜萎缩和瘢痕形成有关。
实验室检验: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检验在犬瘟热的诊断中无太大意义。在表现严重全身性症状和神经症状的幼犬,血液学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实验感染新生幼犬可见血小板减少和再生性贫血。通过血常规检验,有时可在外周血液循环中尤其是淋巴细胞中见到包涵体。血沉棕*层抹片检查则较常发现包涵体,尤其在发育早期更易见到。
病理变化:CDV为泛嗜性病*,对上皮细胞有特殊的亲和力,因此,病变分布非常广泛。新生幼犬感染CDV通常表现胸腺萎缩;成年犬多表现结膜炎鼻炎、气管支气管炎和卡他性肠炎。表现神经症状的犬通常可见鼻端和脚垫的皮肤角化病。中枢神经系统的大体病变包括脑膜充血、脑室扩张和因脑水肿所致的脑脊液增加。
CDV的包涵体通常呈嗜酸性,位于胞浆内,可在黏膜上皮细胞、网状细胞、白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发现。人工感染35天后,包涵体仍可在淋巴系统和泌尿道中发现。核内包涵体多位于被覆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诊断:犬瘟热病型复杂多样,又常易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沙门氏菌以及犬传染性肝炎病*、犬细小病*等病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所以诊断较为困难。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资料仅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下述方法进行:
①病*分离与鉴定。从自然感染病例分离病*较为困难。组织培养分离CDV可用犬肾细胞、大肺巨噬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等。据报道,剖检时直接培养病犬肺巨噬细胞,容易分离到病*。另外,取肝、脾、粪便等病料,用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病*粒子,或采用免疫荧光试验从血液白细胞、结膜、瞬膜以及肝、脾涂片中检查出CDV抗原,也可在肺和膀胱黏膜切片或印片中检出包涵体。
②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治疗:感染CDV后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最初发热期间给以大剂量高免血清,可使免疫状态增强到足以防止产生临床症状,这种情况仅限于已知感染后刚刚开始发热的青年犬。当出现神经症状时,使用高免血清则效果不佳。近年来,田克恭等人将具有很高中和活性的犬瘟热病*单克隆抗体应用于犬瘟热病犬的治疗,取得了比高免血清更好的治疗效果。
犬感染CDV后常继发细菌感染,因此,发病后配合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可以减少死亡,缓解病情。根据病犬的病型和病征表现以支持和对症疗法,加强饲养管理和注意饮食,结合采用强心、补液、解*、退热、收敛、止痛、镇痛等措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预防:一旦发生犬瘟热,为防止疫情蔓延,必须迅速将病犬严格隔离,用火碱、漂白粉或来苏儿彻底消*,停止动物调动和无关人员来往,对尚未发病的假定健康动物和受疫情威胁的其他动物,可考虑用犬瘟热高免血清或小儿麻疹疫苗做紧急预防注射,待疫情稳定后,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患犬瘟热的康复犬能产生坚强持久的免疫力。因此,防治犬瘟热的合理措施是免疫接种。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美国生产的犬瘟热、犬细小病*、犬传染性肝炎犬腺病*2型、犬副流感弱*苗以及灭活的犬钩端螺旋体组成的六联苗和夏成柱等人研制的大瘟热、犬细小病*、犬传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狂犬病五联苗。这些疫苗对我国警犬、*犬、实验用犬、宠物犬等病*性疾病的预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参考文献:《犬猫内科学》,《默克尔兽医手册》,《临床兽医学》,《兽医学杂志》,《微生物学》
阿福蒙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