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INTRODUCTION
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
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发病情况
发病率:0.72/10万/年
以慢性再障为主占83%,近年来上升趋势
发病年龄:各年龄段,我国以青少年居多
男:女1.92:1
亚洲地区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我国北方高于南方。
病因
化学因素:药物(包括氯霉素及抗肿瘤药)20%化学物品(苯、杀虫剂)(尤其是小剂量长时期接触易患病);
与剂量有关:苯和抗肿瘤药物;
与个体敏感性有关:抗生素、磺胺药、杀虫剂。
物理因素: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20~40倍。
生物因素:风疹病*、EB病*、流感、肝炎病*。
遗传因素
其它因素:免疫系统疾病、PNH、CRF、妊娠。
#临床表现#
01
急性型再障-青少年
起病急、进展快,早期主要表现为出血与感染,随着病程的进展出现贫血且进行性加重,疗效差。
1)出血部位广泛,60%内脏出血
2)皮肤、口咽、肺部及肛周感染多见
3)易发生心衰
颅内出血是急性再障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02
慢性型再障-成人
起病缓慢,病程长。
贫血:乏力、活动后心悸、气促、头晕。
感染和出血较轻。
慢性再障急性发作:称重型再障II型。
实验室检查
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骨髓象:
1.急性型: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粒、红两系明显减少,巨核细胞缺乏。
2.慢性型:由于造血组织呈“向心性”萎缩,穿刺不同部位其骨髓象不同,但共同点是巨核细胞减少。
骨髓活检:造血组织<25%脂肪细胞>75%(正常1∶1)
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治疗
免疫抑制剂:ATG、ALG、环孢素。
雄激素: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慢性再障的首选药物。
丙酸睾九酮50~mg,im,每天或隔天1次康力龙(stanozolol)2mgtid,安雄,40mgtid
血管扩张剂:-2
脊髓神经兴奋剂:硝酸士的宁、叶秋碱
造血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剂
脾切除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支持疗法,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2.止血
轻度皮肤黏膜出血-维生素C和芦丁片.鼻出血:海绵填塞.内脏出血-止血敏、维生素K1.血小板计数低于20,具有明显出血倾向时-可输注血小板。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活动无耐力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指导休息与营养根据病情制定活动计划,必要时卧床休息,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
(3)吸氧
(4)遵医嘱输血
2.有感染的危险
(1)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2)鼓励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3)预防口腔、皮肤、肛周、肠道感染。进餐前后,睡前、晨起用盐水漱口。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会阴清洁。肛周护理:睡前便后用1: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保
持大便通畅。
(4)预防外源性感染室内空气消*、减少探视
(5)保护性隔离或遵医主输浓缩粒细胞液,增强机体免疫力。
3.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1)病情观察
(2)血小板低于50X/L应减少活动,增加卧床休息,防止身体受伤,进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升血止血食物。
(3)皮肤出血预防
(4)鼻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5)口腔牙龈护理
(6)关节腔出血,深部组织出血的预防护理制动,卧床,抬高患肢,固定于功能位。给予冰袋冷敷,或采取绷带压迫止血。
(7)内脏出血
(8)眼底及颅内出血
(9)输血和成分输血的护理
睡眠不足、情绪激动是颅内出血的主要诱因。
4.自我形象紊乱
与病人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用药护理
雄激素的护理:
1)注射注意事项:深部缓慢分层肌内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必要时局部热敷。
2)副作用:痤疮、毛发增多、声音变粗、体重增加、女性闭经及男性化、肝功能损害等。
3)应向病人说明雄激素治疗显效较慢,治疗2~3个月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半年无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上升才视为无效,需坚持完成疗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