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1日讯(通讯员吴超辉)家住衡阳市的任赢女士,近期一直被咳嗽困扰,特别是到晚上,咳得提不上气来,前医院看病,打针吃药一直不见好转。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任女士利用中药调理,仅一个用药周期,病情明显好转,控制住症状,目前进一步巩固治疗。
据医院内一科主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胡美菊介绍,任女士咳了2个多月,又畏寒怕冷,舌苔淡白,小便清长,面色发白,中医诊断为肾阳虚体质。阳虚是病证名,指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素问·调经论篇》:“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故名。肾阳虚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年老体衰、劳累过度、久病伤肾有关系。任女士因从事销售工作,一天工作超过12小时,平时休息不够,劳累过度造成的肾阳虚。
胡美菊主任为患者诊脉咳嗽最怕风寒久咳不愈注意体质调理
除了体质分型外,中医把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就是指感冒、呼吸道感染之类的毛病。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卫表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咳嗽,特别是年轻人都属于外感范围。对于外感的患者,只要分清其病症属于风寒型还是风热型的,对症下药就会治愈的。而有些咳嗽之所以迁延不愈,除了与医生的辨证、用药与剂量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自己不注意病中护理。比如,咳嗽患者最怕吸入冷空气,有些患者咳嗽快好了又在外面一吹冷风,又复发了。前期气温较低,也是影响任女士久咳不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慢支“冬病夏治”宜“补虚”
还有一种咳嗽,像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把它归结为“内伤”,主要是人体质弱,元气亏损引起的。一般是在老年病科比较常见,如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的治疗就是从补肺、补脾、补肾阳入手。一些得了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经过中医“补虚”的治疗,效果都很好。
其实,中医治疗这类咳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宝——“药物穴位敷贴治疗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冬病夏治”。“内伤”的咳嗽,大多会在冬季生病,而在夏季病情则会好转,因此,可以在夏季的有利季节,抓紧治疗,用一些中药磨成粉,在“三伏天”调和敷贴在相应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会有较好的效果。
五脏六腑皆可引起咳嗽
中医还认为,五脏六腑皆可引起咳嗽。比如一些胃、肝、肾的病变都可以引起咳嗽。特别是一些心衰病人,常常睡到半夜,突然胸闷、气喘、呼吸困难,非得坐起来不可,接着咳声阵阵。这是因为在晚上病人熟睡之后,由于静脉回心血液的增加,导致病人肺部淤血,膈肌上升,肺活动受限。当心功能下降或各种诱因致负荷加重时,患者会在熟睡中突然被憋醒,引发咳嗽。
胡美菊提醒,如果患者一直干咳不愈,持续反复发作一个月以上,化验或者其他检查表明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胸部X线片显示正常,无其他器质性改变,就应该要考虑是否得了过敏性哮喘,医院进行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