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开春是上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乍暖还寒,温差较大,小宝宝容易不适应。
尤其在四月,天气变化不定,容易使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调节功能时空,而孩子本身抵抗力低,所以一些病菌、病*趁虚而入。
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季节易发的一些疾病,阿姨们可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
1
流行性感冒
从感染病*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干、咽痛、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
预防/治疗方法
在治疗上无特效抗病*药物,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必要时住院治疗。
注意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若发现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咳嗽、喘息、面色发白或青紫时,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
2
小儿急疹
又称婴儿玫瑰疹,经呼吸道感染,但传染性不强,多见6-18个月的婴幼儿,以春秋季为发病高峰。被传染以后4-8天,小儿突然高热,几小时内可达39-40℃,经3-5天忽然下降。此病的特点是一开始退热时即出现皮疹亦,皮疹为玫瑰色丘疹样,大多稀疏分明,先见于躯干,渐渐布及全身,手足,脸部较少,皮疹在24小时内出齐,1-2天内完全退尽,不留色素,不脱屑。
预防/治疗方法
高热时可以给解热剂,若高热持续不退,患儿头部可用冷湿敷,并用退热剂。
高热对发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退热过低,应多喝水,多休息;断奶宝宝患病期间的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3
猩红热
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
发热、咽痛、咽峡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全身出现弥漫性密集针尖大小的猩红色皮疹、压之退色,有瘙痒感。一周左右,体温开始下降,疹退后皮肤呈小片或大片脱皮。
预防/治疗方法
一般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病儿抓绕患处,痒时可涂炉甘石洗剂;症状严重者的可首选青霉素治疗。
4
麻疹
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热性传染病。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患者多为小儿。
发热,39-40℃,流鼻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此期约3-4天,称麻疹前驱期。这时,约90%的病儿口腔内可见麻疹黏膜斑。
发热第4天见疹,出疹顺序是耳后、发际、前额,然后迅速由上而下遍及全身,最后四肢。随着体温的逐渐恢复,皮疹液依出疹顺序而消退,出现麦粒状的脱屑,并留下棕色的沉着。
预防/治疗方法
按计划接种麻疹疫苗;在麻疹流行期间,尽量不要让孩子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一定湿度;凡接触麻疹的易感儿童,应予隔离,不能进入幼托机构,需观察至少14天。
5
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常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爆发。初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起病急,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未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触痛,张口或咀嚼是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罪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食欲差等全身症状。
预防/治疗方法
接种麻腮风疫苗是预防最有效地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应及时就医,做好隔离工作,卧床休息,注意口腔卫生,多漱口或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