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近日来,由于几场秋雨的光顾,北方地区气温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许多朋友急忙换上了更厚的服饰。
自古至今我国都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说法,但时至今日,真的还适合秋冻吗?
秋冻的意义是什么?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秋冻是为了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付更为残酷的严冬。
如果此时过早穿上棉衣,便无法让身体得到锻炼,不能很好地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不过,秋冻也是有限度的。
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的朋友来说,进入10月份,大家就要警惕了: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且持续两周以上,请停止秋冻,赶快穿上秋冬的衣服吧。
而对于南方的朋友来说,由于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
一般来说,“秋冻”有两层含义:
1.秋不忙添衣:秋季当天气突然变冷时,适当地增加衣服是必要的,但“适当增衣”是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而不是穿得暖暖和和、裹得严严实实。
2.拖延添衣时间:晚秋可以适当拖延增加衣服的时间,适当地接受寒冷的刺激,但要以自己能够接受为限度。
秋冻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但秋冻需要接受寒冷刺激,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一般而言,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
尤其是以下五类人,不但不能秋冻,还应注意保暖:
#1
心脑血管病人
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
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及中风等疾病。
#2
哮喘、支气管炎病人
对于一些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气道的防御功能较差,着凉时身体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入侵后易引起感冒、咳嗽,还会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
尤其是患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主要的防病方法就是不能感冒,因此保暖对他们很重要,要及时地增减衣物。
#3
胃病病人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于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特别是冷空气骤袭了胃肠,如果防护不当,就会使旧病复发。
#4
老寒腿病人
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时会使症状加重。
老寒腿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受累的关节以膝关节为主,常出现关节疼痛,有时伴有肿胀,上下楼或下蹲时疼痛加剧。
对于这类病人,从秋季开始就应该注意腿部保暖。
#5
体寒的女性患者
对于一些本身素体寒冷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务必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甚至造成宫寒、月经不调等疾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