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左右,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K.劳伦兹(Lornz)母灰雁父母刻印实验发现,小鸡或小鹅认定父母的方式是出壳后1、2天见到的活动的东西,如果超过4天,它们就不再接纳自己的真正父母了。
图1:母灰雁爸爸
图2:小鹅爸爸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管是感知觉功能的发展,还是语言功能或运动技能的发展,也都存在这样的关键期(CriticalPriod),也叫机会之窗,在这段时间内,某些外部刺激对儿童的影响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大,教育可以事倍功半,但如果错过了关键期就可能事半功倍,甚至无法挽回。儿童心理、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认为“这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日后要想再学习此项事物,不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时间,成果也不显著”。今天中科院心理所儿童教育专家将为你揭开儿童发展关键期教育的秘密。
1、了解儿童关键期的规律,有助于我们确立教育的最佳时机。
2、了解儿童关键期的规律,能够避免家长和教师“揠苗助长”。
3、了解儿童关键期的规律,有助于人生的健康发展。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在人的一生中,12岁前是心理发展关键期,是浪漫阶段(英国教育家、数学家怀特海),良好的教育影响儿童的一生。其中7岁以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以前尤为重要。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关键期。
脑发育关键期:0~6岁
心理发展关键期与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Plasticity)密切相关,在关键期内脑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最大,具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的能力。
图3:儿童脑部突触发展密度变化
人类的平均脑重是—克/头围为34厘米左右,脑是优先发育的。新生儿脑重约为~克左右,第一年脑重的增加最快,第一年末脑重可达~克/46~47厘米。3岁时脑重发展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此后发育速度变慢,15岁达到成人水平。新生儿如果头围过小(小于32厘米或3岁后仍小于45厘米),则其大脑发育将受严重影响,智力发育易出现障碍(陈伯荣,)。如果新生儿头围过大(超过37厘米),则表明婴儿患有脑积水或区脑畸形等脑部病变,必须尽快检查治疗。
许多父母认为给婴儿吃饱喝足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就够了,事实上,仅此是不够的,大量动物和人类婴儿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经验剥夺将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展停滞甚至萎缩现象。环境刺激的丰富与贫乏跟儿童脑生理发育也有密切关系,并且直接对智力产生影响。有人研究了家庭中环境刺激的质与量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发现六个月婴儿的智力水平和母亲交往所花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生动的或社会性的刺激比不生动或玩具类的刺激对婴儿心理发展更为有益。因此,对乳儿的养育除了供给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养料,还要提供心理发展的精神养料,即丰富的外界环境刺激,如:适宜的声、光刺激和各种社会性刺激,具体包括:音乐、成人的交谈声、合适的阳光及成人对乳儿的爱抚等。
动作发展关键期:0~6岁
新生儿对动作并没有太多的意识控制,到4个月时,开始出现由大脑皮层控制的随意动作,1岁左右能独立行走,3岁左右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身体的特定部位,动作控制能力持续、迅速地发展,并可以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到4岁时,儿童能够完成穿衣服、系鞋带等较复杂的任务。爬行时婴幼儿的一种重要的动作技能,一般在8个月左右完成。研究表明,爬行经验不但影响婴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董奇等,),对婴幼儿的依恋行为和社会性情绪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董奇等,)。
思维与认知发展关键期
定义: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20世纪50、6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极其有限。
发展关键期:0~2岁感知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11岁之后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阶段。
养育建议:在前运算阶段,儿童还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和进行思考,我们不需要强行纠正这种“我向思维”或“自我中心”,否则只会更加强化儿童的自我意识。
语言学习关键期
定义:语言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儿童发展其他高级认知活动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儿童1岁前的沟通能力发展速度与父母的遗传或出生前因素有关,如儿童是否有正常发育的大脑、正常的听力和视力等。而对后续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来说,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非常重要,如父母的话语特征、父母与子女的社会性联结(亲子依恋关系、父母对子女的反应敏感性、反应性以及对儿童语言行为的鼓励程度等)、儿童对父母话语的模仿能力等因素都是儿童语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常家庭中的一个出生的孩子语言能力常常高于其他孩子。对语音的正确感知是婴幼儿发展正常的口语理解与表达的重要基础,并与婴儿的大脑发育密切相关。
发展关键期:刚出生-能够分辨语音刺激与其他声音刺激、9~12个月说出第一个指示词,2~3岁口头语言、4.5~5.5岁阅读敏感期、5~6岁词汇发展、6~9岁文化敏感期;3~8岁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8岁以后在语音方面可能受到母语影响。
养育建议:父母可用各种言语和声音来刺激孩子,给他穿衣、洗澡、喂食时,用简单的语言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最终便能理解词与动作、实物的关系;让孩子听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如小铃、玩具以及各种物体的敲打、撞击声,以帮助孩子发展听力。1岁以后,父母可利用各种途径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词汇,和孩子一起谈论看到的、听到的及正在做的事物都有益于孩子对语言的掌握。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多和孩子交谈,不要以为孩子听不懂你的话而放弃交流的机会。
在儿童早期语言教养中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丰富儿童生活,多给儿童以言语交际的机会。可通过各种活动、谈话、讲故事、唱歌谣来增加儿童和成人或小朋友的交往。
不断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言语。通过组词、造句、看图说话、幼儿教学游戏等来扩大和丰富儿童的词汇。
培养儿童正确的发音。对孩子的发音错误、缺陷不要嘲笑、模仿而要通过正确的口型示范或发音训练来矫正。
鼓励儿童用词恰当、准确地说出完整的句子。
音乐发展关键期:3~5岁
选择适合孩子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等,与孩子一起欣赏,同时进行讲解,或向孩子提出问题,激发孩子的想象。
亲子依恋行为发展关键期:0~3岁
依恋行为在儿童发展早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是儿童社会学习最关键的第一步。依恋行为主要存在于儿童和Ta的最重要的保护人之间(不管这个人是其母亲还是其他人)。如果孩子在最初2~3年被忽视、不正常对待、受到情感上的伤害,将会非常严重,并持久影响孩子一生,将会影响到儿童随后发展的与他人成功相处的能力。
图4:亲子依恋行为发展关键期
对于关键期内得到较好照顾的儿童,他们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儿童走路较早,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更愿意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并作出反应,他们较少有挫折感和发怒。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在进入学校后也会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参与性和社会领导行为,与其Ta的孩子具有广泛的接触,并被他们的教师评价为更具有自我指导和渴望学习。而这些跟智力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关键期内未得到照顾的儿童,他们可能逃避母亲,并在以后出现情绪和社会性问题:青春期较少有成熟的表现,缺少情绪的稳定性,缺少表达和接受情感的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儿童早期的剥夺又伴随着整个童年期(12岁)的持续性剥夺,那么将很难再有机会去弥补失去的东西。
养育建议:母爱,源于舒适性接触、摇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
性别同一性发展关键期:18个月~3岁
性别同一性是指人们对自己性别的意识和体验,是人们对自己性别身份的确认,反映着人们对自己性别的归类,是性别形成的核心和关键。性别同一性不是遗传和生理结构自然决定的,而是后天父母对性别的确认及抚养方式决定的,取决于后天的教养,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父母对儿童性别确认迟疑含糊会导致性别分化不完善。
视觉发展关键期
4~5岁辨认图像关键期,有斜视的宝宝,如果在3岁以前矫正了斜视,立体感就能恢复,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立体盲。
社会化与人格发展关键期
人们在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建立和改造自我。人格的发展受到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影响,也受社会文化习俗的制约。
出生到12~18个月: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埃里克森认为健康人格的第一个构成成份称之为信任感,这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态度,它溯源于生命的第一年的经验。因此,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依恋与信任关系。要形成婴儿基本的信任感,不仅要重视育儿的技术,更要重视育儿时亲子关系的性质,其中母亲在这里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婴儿对社会信任的最初表现是他吃奶时的愉快、睡觉时的深沉和便秘后的放松。他要求在婴儿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使他们建立对人和社会的基本信任感,防止不信任感的产生。
1~3岁:自主对羞怯和怀疑关键期。十八个月到四岁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主性。在此之前,儿童的依赖性很强,当他学会说话、走路、能够比较独立地探索周围世界时,“让我来做”、“我自己来”就成了这一阶段的中心话题。儿童的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仅扩展了儿童的认识范围,培养了独立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到了自己的力量,感到自己有能力影响周围环境。
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时期的父母或者保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自主性。例如:在适当和安全的范围内允许儿童去干力所能及的事,自由地去发展自己的各种技能。反之,溺爱孩子或包办代替就易产生依赖性;对儿童行为限制过多、惩罚、批评过多(如尿床或尿湿裤子等),易使儿童产生一种羞耻感,一种自认为无能的怀疑感。
3~6岁:主动对内疚关键期。好奇、求知、想象的萌芽让儿童产生了探索世界的主动性。因而儿童在从事游戏、智力活动和与同伴的竞争中,如果能够得到父母、教师及他人的支持并取得成功,儿童的主动性就得到加强;否则,如果父母等人表示冷漠、反对、甚至认为儿童从事的活动是笨拙的、无意义的、儿童就会感到失望、没信心,特别是活动和竞争的失败,会导致儿童的内疚和犹豫,这种经验可能延续到青年或成年期,使人表现出依赖、服从、被动和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在这一阶段中,游戏活动对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克服内疚感有重要作用。
6~12岁:勤奋感对自卑关键期,儿童必须学习文化技能,克服自卑情绪。六岁到十二岁时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他们发展着勤奋感也伴随着害怕失败的情绪。如果儿童在学习上和其它情绪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或受到教师、父母等人的赞扬与肯定时,儿童就变得更加勤奋和更加具有活动的主动性;反之,便会自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平庸人或官能不足者;因此,家长和教师必须关心儿童,对儿童的学习和活动给以及时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对智力发展较差的儿童,更应多鼓励少批评。
早期教养是人生其它阶段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并适时施教,不仅能充分挖掘智力潜能,而且对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也奠定良好的基础。